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初 。就因为搞错敌军番号连续出现两次意外事件 。充分说明了在战场上番号问题的重要性 。也暴露了我军刚刚踏出国门作战时 。在战场侦察中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从而在后面加强了侦察与情报工作 。但两次事件的结果却是一忧一喜 。上演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颇具戏剧性的战斗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开国中将 。39军军长吴信泉)
一般说来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由于语言和人种相同 。我军通常采用混入侦察、捕俘审讯等方式确定当面敌军番号 。尤其是我方卓越的情报工作 。很多时候连前述两项工作都免了 。内线送来的敌军作战序列和战役布署一清二楚 。番号详尽有加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 。面对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区 。志愿军各部一时还不太适应 。
1950年10月27日 。第38军奉命奔袭60公里消灭熙川以北之敌 。情报显示当面之敌为南朝鲜军第8师 。其中在熙川城内驻防的只有该师的一个营 。38军首长一边急行军一边部署战斗计划 。以该军第113师为正面主攻部队 。第112师负责包抄敌后断其退路 。第114师为军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全军上下摩拳擦掌 。力求将敌一举合围歼灭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总攻尚未开始 。军前指突然接到了穿插中的第112师急电 。在熙川城内发现美军一个团 。并且全部是黑人 。这个情报让军首长大为吃惊 。因为与之前掌握的情况差距太大 。根据战前志司提出“先打伪军 。后打美军”的战术思想 。38军前指谨慎起来 。随即研究调整部署 。因此迟至29日才发起进攻 。结果除在熙川外围俘虏了100多个南朝鲜士兵以外 。冲进城内才发现空无一人 。敌第8师主力已于几个小时之前逃离 。
而后的事实证明 。所谓熙川驻有美军一个团的情况根本不存在 。第38军两天的贻误使志司“首歼熙川之敌”的计划落空 。而熙川战斗是这支四野头号主力入朝的第一仗 。正因为弄错敌人番号 。在战史上留下了说不尽的遗憾 。战后志司狠批了第38军的动作迟缓 。全军官兵憋着一口气发誓要打翻身仗 。终于在第二次战役中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志愿军还在使用日式武器)
两天后的清晨 。负责正面进攻的第39军前卫第116师师长汪洋 。正在云山城外秘密监视城内敌人的动向 。这里驻扎的是南朝鲜军第1师 。根据战役部署第39军应该在穿插部队到位后 。于当日晚7时发起突袭 。中午刚过 。前沿潜伏的侦察员汇报说城内敌人打起背包有逃跑的迹象 。为不失战机 。第39军军长吴信泉决心提前发起攻击 。11月1日下午5时 。我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敌人猛扑过去 。
战斗打起来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头 。敌人的抵抗和火力都超乎战前预料 。志愿军战士不管三七二十一猛打猛冲 。接近了才发现敌人是一水的高鼻梁:“个子高高的 。皮肤白白的” 。原来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已经与南朝鲜军换防 。但我军侦察员没能确认这一情况和弄清番号 。把敌人换防的过程误以为是要逃跑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开弓没有回头箭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39军一面积极组织部队围歼美军第8团 。一面派出部队阻击前来增援的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 。
战至11月2日下午 。志愿军歼灭骑1师第8团大部和第5团一部 。毙伤俘美军1840人 。缴获各种火炮190门和大批武器弹药 。美骑1师主力望风而逃 。这就是令美国人记忆深刻的的“云山战斗” 。它终于让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彻底相信:中国军队真的来了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志愿军发起冲锋)
其他观点:
战争时了解对方番号的方式其实并没人们想的那么玄乎 。主要就是军事情报侦查 。以及战场上接触后的信息判断 。或者干脆就靠抓俘虏审讯 。
受限于战场环境 。双方作战部队很多时候只能最大的限度的搞明白敌情、人数以及初步的武器装备情况 。
打仗时是如何知道对面军队的番号的?

文章插图
比如朝鲜战争时 。志愿军进攻云山之敌 。开始直接将对方判断成韩国一个营 。结果将对方暴揍了一顿才知道 。对方是美国的王牌部队骑一师 。
三十九军打“黑人团”也挺搞笑 。当时志愿军包围了美25师 。347团在夜间对美24步兵团的发动进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