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渔家傲》第一句究竟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李清照在其《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里对景观的描写之所以比较瑰丽怪奇 。难以理解 。是因为这首词中她的写作风格多沿先秦时期屈原辞赋及《庄子》的手法 。想象奇伟、大开大合 。有混沌苍茫之感 。既非现实之景也区别于词人以往惯常所用的写景笔法 。

李清照的《渔家傲》第一句究竟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文章插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以上是全词 。题目问的第一句便是“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光看第一句 。是不明所以的 。然而后续接着说道“闻天语” 。便让人恍然大悟 。第一句所写的景色 。是词人想象出来的天上神仙所在之所的景观 。最后一句“蓬舟吹取三山去”也可印证 。“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云一线 。晨雾凄迷汹涌 。云海如波涛潮起潮生 。一派波澜壮阔的大气恢宏之景 。“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帝居住于天上 。又怎是我等凡人能够见过的雄景呢?
李清照的《渔家傲》第一句究竟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文章插图
天上的银河蜿蜒漫转 。云海上刮起疾风 。无数舟船于那大浪中扬帆舞动 。这样见所未见的场景 。想来是自己的梦魂来到了天帝所在之处了 。后文“路长”合屈原《离骚》“路漫漫”意 。“九万里风鹏正举”则出自庄子《逍遥游》 。不外想象独特 。文思放诞 。于寻常婉约词风下别开一番豪放风格的浪漫主义风韵 。
李清照的《渔家傲》第一句究竟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文章插图
这首词作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北宋灭亡、词人南渡之后 。这一年春天 。词人曾经在海上航行 。风高浪猛 。九死一生 。历经艰险 。这样的亲身经历 。也成就了这样一首豪阔壮美的名篇 。《蓼园词选》中黄苏评价这首词时道:“浑成大雅 。无一毫钗粉气” 。可谓中肯之至 。
其他观点:
为了更好地理会第一句描绘的自然现象 。先将整阙词放上 。
原词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的《渔家傲》第一句究竟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现象?】用白话直译 。意思如此:破晓时分 。天刚蒙蒙 。海面还一片模糊不清 。晨曦薄雾笼罩下的天际线消隐难辨 。应这时 。天际星河里 。千帆无数如梭逐浪飘 。依稀仿佛 。梦随魂飞又回到了天帝的处所 。天帝见其善意相邀 。并关心地问道:你要归向何处 。
我回说天帝道:归途漫长 。且日暮不早 。作诗久 。良句亦有 。却枉有妙句被人称道 。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 。大鹏冲天飞正高 。只求风啊 。请千万别停息 。好将我这一叶轻舟送往蓬莱三仙岛去 。
联系作此诗的背景 。就能更进一步地了解词人李清照在这阙词中要表达的心境 。这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后 。在《金石录后序》中有如此记载:公元1130年 。也就是宋高宗建炎四年的春 。词人曾经历了一段凶险的海上航行 。历尽惊涛骇浪之后 。她有了更深的感触 。于是有了这阙词中的大海、乘船等经历 。加以虚构与幻想 。亦有了天帝、自我 。意境表达 。便全然因着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所得的感受而来 。
因此经历有关 。故而这阙词写的气势磅礴、音调豪迈 。巧妙地将真实的感受融入梦境 。又借助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以及神话传说谱入词中 。使得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合为一体 。构成一幕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诗境 。
此阙词 。因而也成为她婉约派词宗的另类作品 。
由此 。再回过头来看她第一句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 。就好懂很多 。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第一句)
这一句 。境界开阔大气 。“天、云、雾、星河、千帆”之意象传达 。展现出的是一幅辽阔的、壮美的海天一色的图卷 。此表达 。在唐五代以及两宋词中都是少见的 。景色如此壮丽 。“接”、“连”二字的妙用 。更是将景境绘制如活 。如此天幕、波涛、云雾 。自成一体 。从而形成一个浑然无边无际的开阔境界 。接下来的“转”、“舞”二字 。更如神笔妙点 。言说了海上刮起的风浪的恶劣 。点明了无数舟船于惊涛骇浪中的飞舞砥砺之行 。暗喻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真实感受 。虚虚实实里 。将全篇的奇情壮采基调予以奠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