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二 )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
第二 。实现胸怀天下的抱负
我们所说的 。像范进这类的草根阶层 。实际上在科举的过程中是很艰辛的 。数十年如一日 。家中老小也要跟着忍饥挨饿 。没有其他生活来源 。是穷酸秀才的样子 。长期以往致使人的心灵发生扭曲 。以致导致范进中举的丑态百出 。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科举之中 。能够中举的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科举是很烧钱的一件事 。考试的等级越高 。需要花费的盘缠和投入的资财就越多 。我们所熟知的明代那些秦淮八艳 。跟她们缠绵的那些读书人也都是有家庭背景的 。这些人与范进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他们除了平时猎猎艳之外 。琴瑟和弦一番之外 。实际上 。部分人是有着家国情怀的 。
当然这类人是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才具有的 。他们的情怀就高了范进一层 。比方说钱谦益 。他是一个有文化的读书人 。在明末的动荡态势中 。被卷入其中 。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这批读书人是有着一定追求的 。我们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大概形容的就是这批人吧 。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只有读了书 。明白了道理 。中了举 。当了官 。跻身到了这个阶层 。才能够忧天下百姓 。真正为百姓做点事情 。若只是白丁 。又何谈家国天下的抱负呢?
所以说 。在中国古代这个官本位为主的时代 。读书人只有通过中举、做官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
其他观点: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读书人为什么非得走仕途路
这就要是要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当时的读书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 。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路可以走 。他能走的只有很窄、很窄的一条路 。就是读书应科 。读书人这么多 。都挤在这么窄的一条小胡同上 。为什么他们不去找别的路呢?比如经商 。学医等等 。为什么只能走科举考试这条路呢?
小说里头写到的周进也好 。范进也好 。就告诉我们读书人的职业选择是很少的 。而且那种职业选择的那种职业 。比如说做教书先生 。比如说给商人记帐 。都是非常卑微的 。收入非常有限的 。但是一经过科举考试就完全不一样了 。科举考试最强烈的诱惑力就是 。“鲤鱼跃龙门” 。你一通过了科举考试 。你考中了秀才 。你考中了举人 。你就整个改变了你的社会地位、整个改变了你的家庭境况 。所以它值得读书人花费甚至一生的时光 。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长途的跋涉去走科举考试的道路 。这条道路非常艰难 。但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彻底改变读书人的生活地位 。对他们来说 。在精神上也有一种动力 。就是有了科举考试以后 。历来在民间流传的俗语 。叫“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要经历无数的生活的苦难和磨难 。才能最后翻身做“人上人” 。
在《儒林外史》里面 。士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食物链关系 。一旦科场失意 。得到的不是同情 。而是整个阶层的鄙视和唾弃 。一旦跃过龙门 。跻身上流社会 。便发现整个阶层全都笑脸相迎 。
阶层上升的实现 。本来就相当艰难 。不管古代还是当下 。几百年过去了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依旧如此 。就像成功学和鸡汤盛行的当下 。只要你是成功的 。财富、地位、权力等等都可以使你所说的话成为金科玉律 。而你是一个失败者 。任何话都是苍白无力的喷粪 。掀不起一丝一毫的波澜 。
就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的动力 。精神的支撑 。才能使他们长时间地忍受外在的衣食之苦 。长时间地忍受心灵上的那种磨难、那种屈辱 。坚持地跋涉在科举的漫长的道路上 。最终成为“人上人” 。
古人说的“十年寒窗下 。一朝人上人” 。在残酷的科举考场上 。范进虽然煎熬了三十多年 。却终归还捞来了个咸鱼大翻身——想来 。他对科举应是感恩戴德多于唏嘘抱怨的 。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的读书人非得要走这条路,有哪些俗语可以概括那时读书人的追求?

文章插图
科举考试时代读书人的追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