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要把晨练当“早班”

【老年人不要把晨练当“早班”】每天早上在电梯中遇到邻居张伯 , 他都一身运动装打扮 , 这段他背着太极揉力球 。“阿伯早 , 去哪呀?”“白云山呀 。”见阿伯一脸骄傲 , 我只是笑笑 。做老师的我 , 每天在体院一大早有课 , 张阿伯和我的出门时间一样 。
这几天 , 突然没见了阿伯 , 今天上门问问 , 哎 , 阿伯膝痛 , 手麻 , 在家休了好几天了 。
的确 , 像张伯这种一早去公园健身的老年人还真不少 , 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练我练 , 却没有注意科学的方法去做晨练 , 像晨练要选择什么环境 , 选什么时间 , 什么时候不宜晨运都有讲究的 。所以 , 特别提醒老人千万不要把晨练当“上班” 。
别把晨运当“上班”
喜爱晨练的老年人中 , 有一些高文化结构、健商较高的老年人 , 年轻时在工作上追求完美 , 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 , 于是将晨练当成了“上班” , 甚至成为心理上的一种替代 , 也就是———追求完美 。这种心态导致的不良后果 , 例如为了短时间达到效果导致运动负荷过量 , 为了练成一个运动套路 , 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导致肌肉拉伤 。
晨练不是“上班” , 不要有过强的竞争心理 。如果老年人把晨练当成“上班” , 就易像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 , 从而使一起晨练的老年伙伴间互相竞争 , 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速度进行攀比 , 这都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 。健身的目的追求健康 , 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共同组成的 。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 , 像上班一样晨练 , 即运动的频度也就是每周5-6次 , 此种运动频度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 。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锻炼的运动频度 , 推荐每周3-5次 。当然 , 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 , 但要注意一周中达到有效运动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够了 , 其他的时间可以休闲化 , 小运动量 , 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