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走向世界需标准化先行

日前 ,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传出喜讯 , 该所中药中心主任果德安领衔完成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获得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喜的是这一成果与当前人们尤其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中医中药现状紧密相关 , 对中医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及未来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凡响 。据介绍 , 构建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并促其应用 , 为解决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  毋庸置疑 , 传统中医药以其“简、便、廉、验”的显著特点 , 在国内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 ,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 但长期以来 , 中药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医药市场 , 成为外国人治病保健所选用的情况 , 始终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 。为什么中医药在世界医药领地 , 尤其是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难觅一席之地?其关键原因在于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 挡住了中药跨入国外医药主流市场的脚步 , 也就是传统中药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 同时这种标准体系能让国际医药市场及业内人士所认同和接受 。而现在有了形如“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的高水准研究成果 , 就能为国际权威药物专著和专业工具如欧美国家药典 , 有意识收录中药品种提供可遵循、采纳的质量控制标准 , 并成为这些中药品种国际统一的可执行质量标准 。所以说 , 中药要跨越门槛 , 融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 必须格外重视质量标准工作 , 优先推动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 。  树立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的思想 , 有利于从政策层面为加快中医药发展步伐提供更加明确的导向支持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的奇葩 , 不仅要立足国内服务广大群众 , 还要面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其中 , 影响中医药作用效果的中药材及其产品的质量优劣与安全有效是首要因素 , 而表明中药质量状况、评价其优劣好坏的依据或准绳显然是可控性质量标准 , 但现实中由于这项工作受滞后的意识理念 , 21nx.com尤其是涉及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方法应用不先进等影响 , 导致在药物有效成分分析和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深入不够 , 相关指标的可控性要求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 自然也就无法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标准要求有效对接和并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中心的研究团队正是针对这一现状 , 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 从而为全面、有效地开展中药质量控制工作找到了一把钥匙 。除此 , 国家及相关部门还应该从发展方向上予以政策引导 , 鼓励支持其他的研究单位和团队专注于类似既具基础性、又有示范带动意义的研究课题 , 从更广的层面对更多的中药品种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 , 争取更多中药标准进入欧美国家药典 , 成为国际通用的统一质量标准 。  坚持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的理念 , 有助于从整体水平为助推中医药走向世界构筑更为可靠的质量保证 。如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中心的研究团队所言 , 中药整体质量控制体系追求的是从整体上更好地控制产品均一性 , 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在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得到有效保证和提升的前提下 , 有效扩大了产品的市场份额 , 让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此 , 广大中药企业应该有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 在审视企业及产品在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布局时 , 要立足国际市场的高起点 , 系统谋划并深入论证如何在坚持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的理念下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标准 , 保证以可靠、过硬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 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具体而言 , 中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 要舍得在质量管控工作中加大投入 , 注重选择与有实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团队加强合作 , 开展针对重点产品的项目攻关和专门课题研究 , 力求以新的技术应用促质量标准提升 , 以全面提标促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 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 。若此 , 必将促进中药企业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 整体跃上新台阶 。  所以 , 在进入“十三五” , 中医药事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春天的大好形势下 , 无论研发、生产 , 还是应用环节 , 都应该立足国内 , 放眼国际 , 着力推动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 , 使其成为打开并占领国际医药市场 , 实现中药国际化的“通行证”和“加速器” 。(朱凌志)【中医药走向世界需标准化先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