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前史书里只有“隆中”,那么“躬耕南阳说”从何而来?


哈哈哈哈 。笑了 。要不要脸面了?野史质疑正史 。史书中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叙述有且只有一处 。即诸葛亮亲自写的“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某些骗子自己的屁股不干净 。天天来质疑南阳 。不嫌丢人吗[泪奔][泪奔]《三国志》全本没有“隆中”二字 。《诸葛亮传》全文没有“襄阳”二字 。只有“南阳”“卧龙”和“草庐” 。请问“野史襄” 。你们的“隆中景区”怎么来的?在头条没有一个“野史襄”敢回答这个问题[大笑][大笑]
其他观点:
诸葛亮躬耕地的核心证据是什么?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亲口所言的“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时间点就是《三国志》陈寿记载的“玄死 。亮躬耕陇亩”“诸葛孔明 。卧龙也” 。经考证 这个时间是建安二年至建安十二年 。除了“南阳” 。诸葛亮和《三国志》没有提及其他任何一个与躬耕地有关的地名 。
所以 。南襄两地争论的核心焦点就应该是诸葛亮说的这个“南阳”其所指 。史书记载的汉晋时期的“南阳”是哪里 。哪里可以称为南阳!哪里有被人称为南阳的记载 。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就应该是哪里 。因为诸葛亮不可能与当时的史书记载相悖 。而哪里没有被人称为南阳的记载就不可能是诸葛亮说的“南阳” 。因为诸葛亮同样不可能别出心裁的称一个小山村为“南阳” 。
在众多史书记载中 。用南阳、南阳城、南阳郡代指郡治宛县的记载比比皆是 。《史记》有“南阳西通武关”;“宛孔氏之先 。梁人也 。用铁冶为业 。秦伐魏 。迁孔氏南阳” 。这是南阳与宛互指的最早记载;《后汉书》有“俱攻破南阳 。斩莽前队大夫甄阜” 。“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这里的“南阳”毫无疑问指的都是宛城;《后汉书·天文志》有“四年三月丁卯 。安帝巡狩 。从南阳还 。道寝疾 。至叶 。崩 。”帝“幸南阳 。又幸章陵” 。这里边“南阳”与南阳郡所属的叶、章陵同时存在 。而王莽更是直接将宛县改为南阳县 。晋《南雍州记》记载:“南阳县西七里 。有梅溪” 。另外 。《三国志》记载孙坚“比至南阳”;甘宁“因居南阳”;诸葛亮《后出师表》记载曹操“困于南阳”;东晋郭仲产《襄阳记》记载“南阳城南九十里 。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宅”等等都可以证明当时郡治宛县普遍被人同时称为“南阳” 。退一步讲 。即便用南阳郡 。史书中还有很多记载其所指依然是郡治宛县的史料 。请看: 《后汉书·地理志》“南阳郡 。秦置 。洛阳城南七百里”; 《水经注》(淯水)“又南径宛城东 。其城故申伯之都 。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 。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 。代楚取郢 。即以此地为南阳郡 。改县曰宛 。王莽更名郡曰前队 。县曰南阳”;《元和郡县志》“秦兼天下 。自汉以北为南阳郡 。今邓州南阳县是也”;晋代郭仲产《荆州记》 。博望故城“在郡东北一百二十里 。汉武帝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宛县旁边又标注了“南阳郡” 。这个“南阳郡”没有标注在南阳郡其他地方 。尤其是没有标注在襄阳隆中 。
可以间接证明南阳与宛互指的是汉晋时期以郡名代指郡治在当时是一种常态 。就像太原可以代指晋阳 。长沙可以代指湘县 。汉中可以代指南郑 。淮阳可以代指陈县 。和南阳一样 。这些郡名在长期代指郡治后都逐步取代郡治原有的县名而成为这些城市的正式名称 。同理 。今天的襄阳市可以代指市区的襄城区和樊城区 。而襄阳市所辖的老河口则从来没有人说那是襄阳市 。所以 。这些南阳、南阳城、南阳县、南阳郡的记载毫无疑问和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一样 。都是指的南阳郡郡治宛县 。所以 。躬耕地只能是宛县一带 。没有其他 。
而目前“襄阳说”的举证则都是游离于这个证据链之外的无效证据 。习凿齿及众多史书记载的“自汉以北为南阳郡”的两郡分界就已经将位于汉水南岸的襄阳隆中排除在“南阳”范围之外 。从证据学的角度来讲 。一 。襄阳说最早的基础证据是东晋李兴的《祭诸葛丞相碣文》里的“天子命我 。于沔之阳 。听鼓鼙而永思 。庶先哲之遗光 。登隆山以远望 。轼诸葛之故乡” 。这个隆山毫无疑问位于文中所言的“沔之阳” 。《水经注》则具体记载为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的蓼山 。而“隆中”之名则是王隐的《蜀记》引用李兴碣文的加注 。由隆山变为“至隆中” 。但此“隆中”应该与隆山一样还是位于“沔之阳”而不是今天沔之阴的襄阳隆中风景区 。二 。习凿齿不是当事人 。晚于诸葛亮躬耕南阳170余年 。虽然他把隆中由“沔之阳”挪移到了“沔之阴” 。此证据与该证人其他说法如:“襄阳有孔明故宅”、“自汉以北为南阳郡” 。所收《后出师表》中的“困于南阳”等自相矛盾 。故其证词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三 。习凿齿说无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其他证据均来源于习说 。故应合并于此证据之中) 。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孤证不能定案 。不具备间接证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四 。习凿齿所言的“亮家”与当事人争议之主要事实或诉讼的主要标的“躬耕南阳”、“三顾茅庐”不符 。不具备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五 。习凿齿与一方当事人(襄阳市)有利害关系 。其证词应尽量回避或采信时极为慎重(此为玩笑话 。但在法律思维上可能就得这么做 。事实上 。习凿齿在诸葛亮故宅的问题上 。其意识倾向性的确十分严重) 。六 。“襄阳说”的所有证据均无法证实诸葛亮在“建安二年至十二年”这个有效时间之内始终是在隆中的 。无法证明诸葛亮此时期不在南阳 。七 。此证据不具备“排他性” 。它排除不了“躬耕南阳”的真实性 。事实上 。从习凿齿开始 。从来没有人去直接怀疑和排除“躬耕南阳”的真实性 。而“襄阳说”的证据都是与“躬耕于南阳”无关的所谓“亮家”“寓居襄阳隆中”“隐居”“娶妻”“上学”等等 。没有人说隆中是“南阳” 。也没有人说诸葛亮在隆中是“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躬耕” 。八 。襄阳隆中从来没有任何史书将其记载为“南阳” 。从习凿齿号曰开始 。那个地方就只叫隆中 。先后属于南郡、襄阳郡、襄州 。从来没有属于过南阳 。襄阳举证不举这些 。净扯那些七大姑子八大姨有什么用啊!别说不属于南阳郡的小山村隆中了 。就是汉水北岸属于南阳郡的樊城 。哪部史书说过樊城是南阳了?刘备驻屯南阳郡新野县、火烧博望 。有谁说过刘备“驻屯南阳”“火烧南阳”啦?所以 。在当时“南阳”所指这个关键问题上 。襄阳说没有任何史实依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