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作为一种思维哲学 。倡导“凡事先问目标O” 。其核心思想是“目标凝聚伙伴 。伙伴共创方法 。方法服务目标” 。
这是全生进步的第250篇文章
POA?POA是什么?
想必你和我一样 。第一次接触POA也不明白它的意思 。
但在看完查理的《这才是POA:可复制的极简管理哲学》一书之后 。我不仅晓得了POA所代表的意思 。还对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兴趣 。
文章插图
POA是三个元素Partner、Objective和Acceleration的首字母 。
首先是O:目标Objective 。“凡事先问目标O”
目标是用来确认方向的 。帮你想清楚底层逻辑 。也只是Why 。即怎么要做 。
目标O来自距离和不满 。也只是线下与期望之间的距离 。也是人们总是说的“痛点” 。
当你聚焦O的时候 。大概有两张界面 。一张是“曾经(Before)”的界面 。这是一张充满消极消息的现状 。里面是不足、不满、缺陷、痛苦、不便等;另一张是“之后(After)”的界面 。是曾经那些“痛点”被消除后的样子 。
这一前一后的有那么一点只是目标 。它包含“强力变化的愿望”和“怎么要变化的原因” 。
这种目标O 。只是你奋斗的方向 。也是你动力的来源 。
文章插图
书中举了一个举例 。来说明“凡事先问O”的意义 。
有24小时 。你回到家 。你的太太(或先生)对你说:“今年年假我们去海南吧?”但你已经去过海南五次了 。想着那个没有所有新意的地方 。你着实郁闷 。下意识地回答道:“还是去西安吧 。那里没去过 。”如此一来 。关于去海南还是西安 。甚至还有很多的备选的地方 。估计是一场“恶战” 。
如果根据“凡事先问O”的原则 。你大概这么对你太太(或先生)说:“能说下要去海南的思考吗?”通过深入沟通 。你们会逐步明确去海南背后的O只是需要一场亲子旅行 。这样 。“去海南”自己就不再是目标了 。而是达成“亲子旅行”这种的目标的方法 。
这样 。问题就转化为:怎么样指派一场亲子旅行?
如果没有POA底层思维 。“去海南”还是“去西安”都只是孤立的方法 。自己无所谓对错 。在一个不分对错的“假问题”上进行研究或者争论 。就没什么意义 。
目标不是指标 。“去海南”还是“去西安”是指标层面的问题 。研究的是解决What的问题 。即怎么去做;而目标O是解决Why的问题 。即怎么做 。
通过探讨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 。把问题聚焦在目标O上 。就能寻找真正的目标 。统一思想 。统一方向 。从而寻找正确的路径 。
凡事先问O 。找对面向再启程 。
文章插图
P:伙伴Partner 。“目标凝聚伙伴 。伙伴共创方法”
在实现目标的路上 。得有真伙伴的相助 。否则就有可能是“乌合之众” 。导致“一盘散沙”甚至内斗 。最终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
有着齐心全力目标的真伙伴 。才能形成合力 。并推送目标的实现 。因此 。用齐心全力的目标去吸引或凝聚伙伴 。而不是无脑地用金币、物质和利益去拉伙伴 。就显得超级重要 。
另一方面 。真伙伴也是动态的 。随着目标的变化 。真伙伴也需要动态修改 。
从目标去思考问题的本质 。你会发现伙伴多得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对手是你最好的镜子 。也应该借力而为 。
通过目标O来挑选真伙伴P 。凝聚真伙伴 。统一思想、统一方向 。就会发生成倍的实力 。贡献让目标加速的方法A 。创造出惊人的果实 。
文章插图
A:加速度Acceleration 。代表加速方法 。“方法服务目标”
方向对了 。顺应方向的方法就能加速目标的达成;如果方向错了 。那么南辕北辙 。方法只会加速偏离方向 。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远 。因此 。方法一定服务于目标 。否则 。还不如不做 。
方法与手法的区别在于 。除了手法自己略含贬义 。手法再多代表一种物化的形式;而方法不是物化的形式 。不是以详细某个实物的形态展示出去的 。是我们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服从的某种规律、某条路径或玩法的集合 。
如果把方法也视为一种工具或手法的话 。那它就只能被理解为人的认知和思想向外延展的一种工具或手法 。很像今天的应用 。应该控制和指挥硬件事件 。从而进行计算、判断和消息处理 。
推荐阅读
- 穿越小说哪部最感人?求推荐?
- 复联四重映才险胜《阿凡达》荣登影史票房第一,如果《阿凡达》重新上映,你会进电影院看吗?
- 突然接到领导电话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说忙完手头上的事就过去,是不是不妥?
- 一文带你掌握CSS基础 cssborder教程大全
- 中国影史票房靠前的国产电影,你看过几部?
- 从校服走到婚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抖音的短视频广告投放类型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呈现
- 吴京会成为我国第一个票房破百亿的男演员吗?
- 狸花猫和田园猫的区别 狸花猫千万不能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