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里,给别人家“拉帮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拉帮套”又滋生出老年人的搭伙过日子 。这就是现实 。
即:有钱的失偶老人寻求那些没有生活保障的失偶妇女伺候自己 。合者聚 。不合者散 。
说实话吧 。给人“拉帮套”的生活是你难以想象的 。
其他观点:
我们屯子就有个在70年代里给别人家“拉帮套”的人 。
他姓张 。外号张聋子 。据说他以前当过“胡子”(土匪) 。打过枪 。放过炮 。耳朵是打炮的时候没有保护震聋的 。印象中他是个身高大约一米六的矮个子 。干活利索 。手脚麻利 。是个挺勤快的人 。正是因为他以前有过当“胡子”的不光彩历史 。良家闺女没一个愿意嫁给他的 。所以 。都四十多岁了也没娶上个媳妇 。一直打着光棍 。
话分两头 。说说屯子东头的老杨家 。家里5个闺女 。七口人 。户主是家里唯一男人 。也是个常年离不开药罐子的病秧子 。什么力气活都干不了 。肩不能挑担 。手不能提篮 。弱不禁风 。一家人过日子的重担都放在了一个年龄不到四十岁的老杨婆身上 。家里生活非常困难 。困难到家里时长没米下锅的地步 。也时长出现过今天这家借碗米 。明天那家借碗油的情况 。屯里好事的人就给他家户主起了个外号叫“要饭杨” 。
他家的情况生产队领导们也一直关注着 。虽然生产队有时候也给些救济 。但救急救不了穷啊 。有时候也很无奈 。其实 。他家那个时候主要是缺少劳动力 。这个情况生产队领导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事 。恰巧屯里有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考虑再三才向生产队里领导说出了能不能介绍张聋子到老杨家“拉帮套”的想法 。经过队里领导们商议后决定支持这个想法 。成全这件好事!
经过协商 。双方都同意张聋子到老杨家“拉帮套” 。于是大伙帮忙在老杨家“外屋地”(厨房)搭个小火炕 。简单打了个隔断 。隔出一间小屋 。这个小屋就成了张聋子临时的家 。
打这往后 。他就成了老杨家的主要劳动力 。由于是生产队领导们代表一级政府的撮合 。张聋子也名正言顺的成了他家的次男主人 。跟着他家人一起吃饭 。白天下地干活 。晚间回老杨家睡觉 。家里的挑水劈柴 。扒炕修房 。收拾自留地等等的重活都由张聋子承担了 。在生产队挣的公分也都交给了老杨婆保管…经过二年多时间给老杨家“拉帮套”使老杨家的生活发生不小的变化 。有了明显的改善 。要饭杨的病也有了些好转 。就在这个时候 。老杨婆怀孕了 。老杨婆说这个孩子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都给张聋子 。这也让张聋子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生活有了奔头 。自然就更加的卖力气干活 。挣公分 。积累财富 。由此也使老杨家的生活条件更加进一步好转到吃穿已不成问题的程度…然而 。就在老杨婆生完这个唯一的儿子要上户口的时候 。要饭杨反悔了 。说这个孩子是他的 。户口要上在老杨家户口本上 。这个孩子不能给张聋子…要饭杨的这个反悔对张聋子而言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五雷轰顶一般 。气急之下去找了生产队领导 。队里领导也无计可施 。没办法判定这个孩子到底是他们俩谁的…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能做DNA鉴别…所以 。队里领导也只能说:这个事先这样吧 。等孩子再大些再说…
张聋子因此大病了一场…也伤心了好一阵子后 。毅然决然的扛着自己的铺盖卷也是他自己所有的家当离开了老杨家 。结束了他三年多的“拉帮套”的生活…
直到90年代的一天听说张聋子死在了敬老院里…

在70年代里,给别人家“拉帮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一个女人的丈夫病重不能劳动 。两个人感情又非常好 。于是 。又招一个男人进家 。形如夫妻 。共同过日子 。后进门的男子 。被称为拉邦套的 。
一挂马车拴四匹马 。中间的马驾辕 。前边一匹马打头 。辕马两侧拉车的马 。叫拉邦套的 。女人有丈夫 。又招一个男人 。称为拉帮套的 。是引伸意义 。
拉帮套的进门 。要举行仪式 。承担一家主要劳动 。照顾一家老小 。女人也尽妻子的义务 。生孩子了 。随拉帮套的姓 。
拉帮套的有过一辈子的 。万一病重的男人好了 。拉帮套的要离开这个家 。他的职责只是一个长工 。
拉帮套的离开时 。要把三老四少请来 。把和女人生的孩子领走 。曰:\"扯犊子!\"
记得 。九十年代有一部电影 。就反映了这段农村生活 。有的书中说 。从前女人社会地方低下 。生活凄惨云云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
拉帮套这件事 。当代也有 。有一个女人 。性格豪放 。如今才五十一二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