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孔子说:君子之间没有什么可以争斗的 。比如射箭比赛吧!互相作揖 。谦让 。比赛结束后 。一起饮酒畅谈 。这种争斗也是君子之间的一种争斗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不会去斗气 。没有名利之喜恶 。看淡一切 。只有思想上的交流与共鸣才是君子之间的真正向往 。
其他观点:
《论语.八佾篇》第七章: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 。一定要说有的话 。那就是射箭比赛了 。比赛时 。先相互作揖谦让 。然后上场 。射完 。退下场 。输的人罚酒 。即使有争也是君子之争 。
所谓“君子之争” 。正当的人 。他不跟别人争夺任何事情 。包括“名”和“利” 。这就是孔子讲的“君子无所争” 。要说有所争一定是“射” 。“射”是怎么争呢?「揖让而升下而饮」 。「揖让而升 。下而饮」 。这里讲正式的 。射箭比赛的时候 。『行礼』的时候 。在一个大的房屋里面 。「射」的一个比赛场所 。那个大堂上面 。大堂是在上面 。从下面要从阶梯上去 。从阶梯上去 。到比赛场那个大堂里面 。再按照一定的礼 。来实施这个射箭比赛 。在升堂 。上下楼梯、比赛结束都要向对方作揖礼让 。合乎儒家“礼” 。
“君子无所争”和后面的“争也君子”是两种争 。前一个争是从别人那里争夺得到的 。后一个争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有礼有节的比赛合理得到的 。
做人做事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不正当竞争得到的不会长久 。只有内修外练提高自己能力、 。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
其他观点: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八佾》篇 。
这句话强调的中心是“君子无所争” 。既不争利 。也不争位 。而是要尊礼谦让 。表现出君子风度、胸怀、仪态 。
但不是世上就没有该争的事情了 。孔子举例 。有一样事就要争 。那就是射礼 。因为射礼是有大规矩的 。说大了 。天子识才用人就往往用射礼考察 。参加的人就是指定的考察对象 。上得场来 。一锤定音;射得好 。仪容也好 。就可以和天子一起参加祭祀 。算录取了;负责选送这人来的诸侯可以得到土地等赏赐 。落选的 。负责选送的诸侯将被削减土地;考察对象好好参加射礼 。不仅为自己有发展 。也是为选送自己的诸侯大人着想 。至少不能连累吧 。可见练好射礼功夫有多重要 。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射礼也是日常练习心态、仪容、举止的一项运动 。还是贵族聚会、宴饮时常玩的一项高雅比赛游戏 。尽管是游戏比赛 。射礼却是要分高下的 。射毕 。输了的要吃罚酒 。甚至还有一套复杂的举止 。比较不好看和难堪 。所以君子为避免处于下风的结果 。要有必胜之心 。孔子说“比也射乎!”就是喊:听好了!射礼可是要争的啊!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射礼既然是礼 。比起为了打猎迎敌的武射 。更加重视参加者的容仪和风度 。君子要处处表现自己的君子之风 。在对抗性极强的射礼中 。更加考验和检验修养的程度 。这是万万不能疏忽的地方 。射礼不仅比的是射不射得中 。还要比射箭整个过程中的容止和礼让谦逊的风度 。登台、下台都要和比赛对象作揖打恭 。从容燕然 。胜了不能骄傲 。盛气凌人 。败了也甘愿认罚 。表示服输 。举止谦恭真诚 。这些才是君子之风 。甚至彼此要行跪饮的礼节 。输的人喝罚酒 。跪着喝 。赢了的陪着跪 。负责斟酒 。这多么谦和相睦!不能输不起 。赢不起 。有了输赢 。互相伸胳膊蹬腿 。表示不服和挑衅 。甚至直接拳脚相加 。这些都是小人的行为 。所以竞争中的风度修养也很重要的 。所以 。孔子告诫 。“其争也君子!”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读这句话 。领教到的夫子告诫 。就是:
君子要谦逊容让;不要为自己的名利而争强好胜 。或者表现得傲慢凌人 。正人君子 。到了事业之中 。该争胜的一定要争胜 。事关荣誉和大局利益 。不可苟且;同时 。争要争得有君子之风格气度 。应当遵守法度和规矩 。尊重对手 。处处自重 。千万不要表现得像个小人 。赢不起也输不起 。
《论语》的原意 。重点在君子无所争;今天强调的重点 。应当是君子不为己争 。但为众为能 。则当争必争!但争必有德 。争必君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