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


答:佛在金刚经中说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非菩萨 。经中四相意为:(相):即分别心执著名为相 。
(我相):将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 。
(人相):我的执著出现后 。就有了对他人的执著 。
(众生相):依业和烦恼转生于三界轮回中的众生 。
(寿者相):执著一个相续寿命延续不断 。
为什么佛说若有这四相就不名为菩萨呢?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因为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他的心有执著 。势必会出现四相 。而执著任何相都是菩提道的大障碍 。帝洛巴尊者曾说:万法的显现不是障碍 。对万法的执著才是障碍 。
佛说:“假如我过去没有证性 。歌利王用宝剑割我身体时 。定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有了这四相 。必定会对歌利王生起极大的嗔恨心 。正因为我没有生嗔恨心 。可知我当时已经证性了 。
没有一切相的话 。当然是最高境界了 。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原因就是执著这四种相 。如果断尽了这四种相 。就会远离一切痛苦 。
释量论中讲:有了对“我”的执著 。定会产生对“他”人的执著 。有了执著自他的心 。自然就会生起贪嗔之心 。产生一切烦恼等种种过患 。
所以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实际就是空性法门 。它是三世诸佛之母 。又称为般若 。此法听得越多 。修得越多 。获得的利益越大 。有些人当下即可断除我执 。有些尽管不能 。我执也会日益减少 。乃至灭尽 。这就是世间上的第一希有 。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在佛典中 。\"相”即形相或状态之意 。\"相\"佛典中泛指诸法的形象与状态 。即表现在外而又想象于心的形相 。佛典中 。一般以“相\"来描述诸法的各类相状的发展过程 。乃至于真如与功德等等 。“我相\"意指我的相状 。一般人误认为外在的我(色身)为实相而苦苦执着之 。不愿放弃 。\"人相”即众生妄计在六道轮回中的自体为真实存在的的相状而执着之 。\"众生相\"即众生把依五蕴和合而生的自体当成真实存在的相状而执着之 。:“寿者相”即众生执着于从生到死 。一期生命相续 。可以传之长久千秋万代而执着之(“四相\"的根本实际上都是由一个\"我相\"所延展出来的 。“我执\"是四相的根本 。\"我执”如破四相皆破) 。
菩萨之所以为菩萨 。是因为菩萨能以般若(智慧)通达“我法“的无性空 。如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的执取 。岂非尘缘未了 。也就是\"四相\"具足而无法了悟生死 。那菩萨还是菩萨吗?菩萨具有无分别无所得“心” 。但一切法毕竟`空‘而随缘`幻成` 。其实都没有实际的真实性 。“菩萨\"也一样是缘成如幻的 。所以 。菩萨也是没有实性的 。所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 。只是随缘假名为一切法而已 。菩萨也如是 。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 。无人 。无众生 。无寿者 。\"若心中还有自我的相状 。人的相状 。众生的相状 。寿者的相状 。那他就不是菩萨 。…只有“心\"通达“无我\"法则的人 。“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
其他观点: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佛陀在《金刚经》里所讲的很重要的法教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 。要解脱路途上最大的束缚 。最严重的障碍就是执著 。
众生本是无相的 。相由心生 。所以佛家的理论是从空处来 。往空处去 。一切相皆为虚妄 。
所以说 。当“菩萨”的心中只要是有自我的相或者众生相等等一切相的任何相 。那这“菩萨”便不是真菩萨……所谓圣凡一念间 。圣佛都是时时刻刻要保持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迷 。不入相 。以认清自我本性 。
一、我相 。即在五蕴法中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 。有我之所有;
二、人相 。因为执著有实在的我 。站在我的立场 。就称他人为人;
三、众生相 。与我对待的众生不止一个 。所有人及非人的差别相 。是为众生相;
四、寿者相 。即在一期的生命中 。执著寿命的长短 。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什么看法?

文章插图
打个比方 。比如我看见一个人气质很好 。我很羡慕 。于是我就刻意去模仿他 。模仿他的一举一动 。可是这样我的气质难道就能变得和那个人一样好吗?如果须菩提羡慕的是佛 。于是模仿佛的动作神态 。这就是着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