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含义?有哪些例子?( 二 )


文章插图
举个例子:
民国名将傅作义 。他一生最大功绩是向解放军献出了北京城 。让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而傅作义最厉害的就是守城 。他是民国守城第一人 。成名作就是涿州之战 。
直奉大战 。那时候傅作义在阎锡山麾下 。敌方奉军得胜 。但是傅作义率一支孤军守涿州城 。内无粮草 。外援断绝 。但他就是不投降 。奉军五万人攻他几千人 。攻了两个月 。攻城总指挥张学良 。飞机大炮燃烧弹各种狂轰滥炸 。恨不得把涿州都轰平了 。傅作义还在守 。奉军一冲上去 。就被他打回来 。
张作霖因此大为恼火 。亲自上阵指挥第七次总攻击 。他可没下令士兵像蚂蚁一样攀登城墙 。他要给傅作义整点高科技 。命令向城内发射了五百发毒瓦斯弹 。他以为这回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了 。谁知步兵一攻城 。城上依然枪炮齐发 。还是拿不下来 。
这回张作霖也服了 。说咱不打了 。围起来 。饿死他!这时候阎锡山看到也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指示傅作义议和 。傅作义接到上级指示 。这才和张学良签了合议 。开城投降 。

如何理解“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含义?有哪些例子?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 。《孙子兵法》首先不是战法 。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 。而是不败之法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
其他观点:
《孙子兵法》是美国著名院校东方学或者汉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也是美国著名军校“西点学校”(western point)的选修课 。
所谓“上兵伐谋” 。伐 。讨伐 。攻打 。伐谋 。用计谋 。用谋略 。最好的用兵之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 。自古以来 。中国民间就有《三十六计》的说法 。
其次伐交 。用计谋不行 。就必须用外交手段 。用建立外交关系 。和平共处的方法来化解危机 。实在不行 。然后就要出兵讨伐了 。
而出兵讨伐 。又有避免采取攻城的方法 。因为在古人(孙子的那个时代)的“冷兵器”时代 。攻城是最为困难 。伤亡代价最大的的进攻方式 。
至于这样的战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比如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上兵伐谋 。首先美国等国想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争取战争的合法性 。
然后 。对伊拉克采取强大的外交攻势 。除了美国自己与伊拉克断交、经济制裁以外 。还鼓动“阿盟”诸国与萨达姆政权断绝来往 。
这一着棋不灵了 。美国就纠集小兄弟开始了对萨达姆的武力讨伐 。美国出动了航空母舰打击战斗群、配合美国海军陆战队对伊拉克展开了大规模进攻 。
下兵攻城 。攻城为不得已 。当然 。美国人的现代化部队是不害怕攻城的 。它害怕的是“巷战”以及街边炸弹 。所以 。美国人在进攻占领伊拉克时 。伤亡并不是很大 。而主要的伤亡是巷战以及占领以后发生的 。
再比如 。美国以及北约对付利比亚、土耳其对付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以及英法等国对付阿萨德政权的“化武” 。等等 。舆论战、心理战、电子战 。比起孙子那个年代的战法要丰富多了 。
但是基本步奏和作战思路却是大同小异 。可见中国古人们的智慧是如此超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