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1.与出身有关 。
汉末军阀混战 。赵云受本郡推举 。率领本郡自愿从军者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 。之后认识了汉室皇亲刘备 。尽管二人有相见恨晚之意 。但 。这个时候 。赵云与刘备只能算是战友 。因为 。一同侍候主公公孙瓒 。赵云当时还不能算刘备的麾下 。而且 。不久之后 。赵云因为自己的兄长去世又离开了公孙瓒 。在大约七年后 。于邺城与刘备相见 。这 个时候他才开始追随刘备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文章插图
2.与工作性质有关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文章插图
关羽当年 。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 。解了白马之围 。曹操便奏请献帝 。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在跟随刘备以后 。个人一直屡立战功 。能独当一面 。以皇帝封的侯来中山王麾下为将 。并没有高抬他 。
张飞在桃园三结义时就颇有资财 。而且自己招募乡勇 。主动提出与刘备一起打天下 。放了土豪不做 。倾家荡产来成就刘备的事业 。别的不说 。单是为刘备起事打物质基础 。给个上将 。理所当然 。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 。才开始封将 。这个时候 。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已经35年了 。这二人位排在第一 。第二无可厚非 。
马超是在刘璋投降之后 。归顺刘备的 。尽管归蜀时间短 。到封将时只有4年 。但马超的英名 。出身在 。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是西凉刺史马腾之子 。马腾呢?在《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章节中 。是第十三路诸侯 。而且汉帝还亲封马超为都亭侯 。其出身之高贵 。五虎将中无人能出其右 。加上他高超的武艺 。这个排名没有拔高他 。
黄忠是刘备打长沙的时候归顺的 。而且刘备入川时 。黄忠立了大功 。也是他运气好 。刘备赐爵的时候 。他老当益壮 。刚刚在定军山斩了魏军主帅夏侯渊 。武艺与关公能相提并论 。年龄又最大 。当时已跟随了刘备10年 。这个排名也算公正了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文章插图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赵云跟随刘备前、后达将近三十年之久 。在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中表现不俗!而且自己独立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 。战果辉煌 。往往 。我们愿意视其为武将!
但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的身份任过桂阳太守 。以留营司马的身份镇守过公安 。还以翊军将军的身份程控过江州 。是文武双全的将领!
他的闪光点在于政治品格:赵云在平定益州时援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 。这是其它四将不可能有的言行!又在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以讨伐公贼为主!我们认为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大臣局量的儒将 。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里的三个概念其实来自不同的地方 。明显是把《三国演义》、《三国志》和民间传说搞混了 。不是一个位面的东西怎么比较 。
赵云武艺排名第二是源自《三国二十四名将》这首民间流传的打油诗 。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一首串联三国时期武将的打油诗 。其中吕布排第一 。第二则有赵云和马超两个不同的版本 。《三国二十四名将》源自哪里不可考证 。不过肯定并非《三国演义》里武将武艺的排名 。
随便举个例子 。《三国二十四名将》中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张绣 。但是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典型的酱油人物 。并没有什么表现 。倒是在《三国评话》中 。张绣是赵云的师兄 。有北地枪王的美名 。武艺出众 。所以很明显《三国二十四名将》是综合了各种三国民间传说而成 。并非基于《三国演义》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文章插图
五虎上将出自《三国演义》 。赵云在其中排名第三 。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 。分封群臣 。其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因为武艺出众 。战功卓著 。因此被封为五虎大将 。在这里赵云排名第三 。仅次于关张 。不存在赵云在五虎上将中排名最后的说法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文章插图
而赵云排名在关羽等人之末则是《三国志》中的排名 。
陈寿在《三国志·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并列成传 。在这里赵云排名最末 。而这个排名是根据官位而来 。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 。赵云是翊军将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