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宫女 。主要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 。作为皇权社会的产物 。宫女在古代皇宫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唐玄宗时期曾一度达到四万余人 。那么 。数量庞大的宫女又是如何被选入宫中的呢?宫女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

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文章插图
宫女的选拔:大致可分为汉朝以前、汉朝至明朝、清朝时期三个阶段
古代的宫女数量 。从先秦时期到隋唐时期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 。而从唐中期以后则逐渐趋于稳定 。而由于宫女数量的增长 。宫女的选拔方式也在随之改变 。
1、汉朝以前:主要源于战俘 。汉朝以前 。君王宫殿规模普遍偏小 。因而宫女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即使在西汉初年 。宫女也仅有十几个人而已 。西周以前 。在奴隶制度下 。社会底层的奴隶便主要由战争中的战俘组成 。而其中一些女俘便被挑选出来进攻王宫 。担负起服侍帝王的工作 。春秋战国时期 。虽然奴隶制开始废除 。但由于长期战乱中仍然具有大量战俘 。因此宫女的来源仍然以战俘为主 。不过与之前悲惨的奴隶不同的是 。此时运气较好的宫女已经有可能逆袭为妃子 。
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文章插图
2、汉朝至明朝:民间选拔“良家女” 。随着汉朝皇宫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完善 。宫女规模开始扩大 。到汉武帝时突破千人 。到汉桓帝时则达到五六千人 。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则突破万人 。到唐开元、天宝年间时甚至跃升至四万 。但此后数量又开始减少 。到明朝时数量开始被维持在万人上下 。
由于数量的激增 。再加上奴隶制彻底退出舞台 。战俘已经不能满足皇宫的日常需要 。为了维持宫廷运转 。朝廷便开始从百姓家中挑选年龄在13岁至20岁的“良家子”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良”不是指犯罪与否 。而是指“良民、贱民”之分 。即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的子女 。
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文章插图
不过 。早期的选拔的相对较为简单粗暴 。只要满足核心条件“良家子” 。便很容易被选入宫中 。例如《晋书·武帝纪》中便记载 。司马炎在泰始十年(274年)下诏选拔宫女 。而且一次性便选了五千女子进入宫中 。一时间“母子号哭于宫中 。声闻于外” 。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选秀”过程也开始规范和标准化 。到明朝时期已经相对较为完善 。例如纪昀在《明懿安皇后外传》便明确记载 。明代天启元年 。明熹宗曾下令选拔天下淑女13至16岁五千人 。集于京师 。将她们分为几十个组 。首先由内监察视挑选 。第一天将稍高、稍矮、稍肥、稍瘦的淘汰;第二天则检查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 。将不周正者淘汰 。并听其声音 。稍有雄厚、粗劣、难听、混浊、口吃的都淘汰;第三天则量其手足 。再让她们走数十步 。观其“丰度” 。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 。举止稍轻躁者 。去者复千人 。
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文章插图
经过三天的选拔之后 。剩下的一千多名宫女将被充入宫中作为宫女 。然而这还不算完 。皇帝又令宫中稳婆将她们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 。嗅其腋 。扪其肌理 。再选出三百人为宫女头目 。在宫中生活一个多月后 。又根据她们的性情、言行以及帝王的喜好 。选出五十人为妃嫔 。
3、清朝时期:主要源自于旗人女子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宫女制度 。但在选拔方式和选拔范围上却有着明显不同 。清朝时期 。所有在旗女子都要经过选秀 。而不在旗的女子想要参加选秀却也根本毫无可能 。按照固定 。所有在旗的十四岁至十六岁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 。如果因故没能参加 。下次也得补上 。且规定没有经过选秀的严禁私自聘嫁 。
各朝代对选宫女有什么要求?入宫后宫女生活如何?

文章插图
选秀时 。先由各旗根据户部行文将选秀女子资料报至户部 。再由皇帝决定选秀日期 。之后户部行文各旗 。参选女子按期将秀女送至紫禁城神武门 。依次排列 。由户部交内监引阅 。之后由太监进行初选 。被淘汰者可返家自行聘嫁 。而通过筛选被记名的 。则还要再次进行挑选 。通过初选的秀女会由太监引入宫中 。在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 。由皇帝或太后选阅 。如有被看中者 。就留下她的名牌 。这叫做留牌子;没有选中的 。就撂牌子 。然后 。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复选 。复选而未留者 。也称为撂牌子 。而通过层层筛选者 。要么被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要么便被留在皇宫之中成为宫女(个别会成为后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