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杜牧 。晚唐诗人 。夜泊秦淮近酒家 。是出自他《泊秦淮》诗中的第二句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秦淮河是当时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 。杜牧当时坐船经游此地 。因已经是夜晚 。就将船泊舟河畔 。也就是在这时 。他忽然听到了从隔江传来商女《后庭花》的歌声 。听着这首亡国之曲音 。心不禁生出一种失落感 。对时代的兴衰 。对商女的无知 。他在这首诗中写到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 。既不是寻花问都 。也不是考察民情 。只是游经此地 。有感而发 。更多的是对朝廷的评击和谴责 。这首诗情景交融 。朦胧的景色与杜牧心中丝丝的哀愁 。却又感觉有一种和谐的哀愁的统一 。
总之杜牧的诗 。既有忧怀 。又含清雅 。而且他还善于化用典故 。既有清丽婉约 。又有磅礴之势 。他的许多巅峰之作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杜牧 。晚唐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用现在的话说也是一个官二代 。杜牧二十六岁举进士 。因个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 。一直在地方作了十年幕僚 。到了三十六岁才内迁为京官 。后又受当朝宰相李德裕挤兑 。外调至黄州、泄州等地刺史 。李德裕失势以后 。杜牧内调为司勋员外郎 。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
杜牧在地方为官之时 。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 。政治上也想有一番作为 。他在读书时非常注意“治乱兴亡之迹 。财赋兵甲之事 。地形之险易远近 。古人之长短得失” 。善于论用兵之道 。这方面留下不少涉及军事题材的诗作 。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杜牧出身于官宦之家 。其爷爷曾官至宰相 。再加上晚唐社会呈现出一股奢靡之风 。无论是游览还是所谓的考察民情民风 。当他来到充满金粉气息的南京秦淮河畔 。有感而发作出了这首《泊秦淮》的著名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诗人尽管受过良好的教育 。但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 。常期受到排挤 。官职起伏不定 。难免不会在生活上追求灯红酒绿 。借察访之名寻花问柳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 。
秦淮河流经南京市中心 。河的两岸商贾云集 。茶楼酒肆更是不计其数 。自然不乏声色犬马之场所 。游人逢场作戏也是很寻常之事 。(2020/08/14)
其他观点:
谢邀 。杜牧 。(公元833――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唐代诗人 。(今陕西西安人) 。被后人称做“小杜”用来区别于杜甫 。他的诗作《泊秦淮》是首即景感怀诗 。抒发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泊秦淮》的原文是这样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这里的秦淮是指秦淮河 。(源出于江苏省的溧水县 。贯穿南京市)商女是指卖唱为生的歌女 。(她们隔江唱的是南朝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后人称亡国之音)
金陵是六朝古都 。历来繁华 。是达官贵人云集寻欢作乐的场所 。晚唐时期官场黑暗 。政治腐败 。政客们都沉迷享乐 。生活在醉生梦生之中 。作者虽出仕官场 。纵有报国之志 。无奈位卑言轻 。且又受到排挤 。并没有真正的能力去改变现状 。看到国家的前途缈茫 。实在令人忧虑痛心 。所以经常以出游的方式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他所作的《泊秦淮》这首诗 。就是在一次出游途中 。夜泊在秦淮河时 。触景感怀而作 。所以他去秦淮河既不是去寻花问柳 。也不是去刻意考察民情 。就是以出游的方式来为自己解解压 。散散心 。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风还是去寻花问柳?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