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了三个字?


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
念往昔 。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
古往今来 。写金陵怀古诗词不少 。若论高远 。非王安石第一不可 。自负的苏东坡看了 。不禁感叹 。骂曰“野狐精” 。王安石的这首词可以说是金陵怀古诗词里的千古绝唱 。以物明心 。以景正心 。以古喻今 。非高手不可为 。非政治家不可铭 。
苏轼和王安石 。同属于八大家 。文采不分上下 。只是王安石的政治头脑和政治能力 。非苏轼可比 。说白了 。苏轼就一典型的文人精神 。怎么能看透一个政治家的心怀呢?
野狐精 。一是说他写的太好 。二是说他居然搞政治的人也能写出这么好的词来 。
其他观点:
有的骂是因为恨之入骨 。有的骂是因为恨铁不成钢 。有的骂却是由衷的赞美 。苏轼痛快淋漓地骂了自己的政敌王安石显然属于后者!先来看《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 · 王安石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了三个字?】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了三个字?

文章插图
回想过去 。金陵繁荣昌盛 。我感叹“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的亡国之悲之恨不能泯灭 。自古以来登高凭栏遥望尽收眼底的景色大致如此 。不要埋怨个人的得失荣辱 。六朝时的往事已随水流走了 。现在只有寒烟笼罩 。绿草枯萎接近衰黄。而不知亡国之痛的商女还时时放歌《后庭》这样的旧曲子 。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 。尽显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时 。苏轼因为“王安石变法”而谪居黄州 。读到这首词时 。心有戚戚 。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此老乃野狐精也” 。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了三个字?

文章插图
王、苏同为“唐宋八大家” 。对古文都有很深的造诣 。苏 。王就文学方面显然有惺惺相惜之情 。二人交恶的原因主要还是政见相左 。而两人都有家国情怀 。为人处世光明磊落;苏轼反对王的变法实属政见不同 。并没有与欧阳修一样为反对而反对!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与见解 。所以 。他也根本不会处心积虑地咒骂王安石的 。
其他观点:
王安石字介甫 。北宋政治家 。改革家 。伟大诗人 。唐宋八大家 。曾经两次拜相 。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打击豪强 。改善民生 。割除积弊 。重振军队 。因受到利益集团强烈反对和阻挠 。加上改革太激进而跑偏 。最后未能完成变法 。而在王安石死后仅42年北宋灭亡 。
王安石的《金陵怀古》 。正是在他改革失败后的晚年所作 。此篇不仅抒发了他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已仿佛感到亡国的征兆 。而意犹未甘 。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
念往昔 。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
上阕写金陵所见 。下阕写金陵所想 。把景色、历史、思想三者搭配融合 。堪称千古名篇 。
正在黄州谪居的苏轼读到这首词时 。感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 。其实表达了两个意思 。一是褒扬 。说王安石词作已经成精了;二是挖苦 。人已罢相 。都在野了 。还想改革 。想成精吗?
苏轼欣赏王安石诗词 。但反对王安石变法 。这也表明了苏轼在政治上短见 。远不如王安石 。若王苏联手 。可能改革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增 。但历史不能假设 。只能让人唏嘘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