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完璧归赵这件事本身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场全面的失败 。作为一开始提出拿城换璧的秦国就已经稳稳占据了上风 。无论是换成换不成 。对于秦国而言都没什么影响 。难道秦国数代明君真的会贪恋一块玉璧?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所谓的提出换取和氏璧 。一来是为了羞辱赵国 。威慑其它五国 。因为在那个时候天下除了秦国最强之外 。其次就以赵国最强 。所以一旦赵国接受这个要求 。就能极大的打击天下抗秦之心 。也从侧面威慑到其它诸国 。是他们不敢与秦为敌 。
第二就是为了试探赵国 。虽然秦国很强 。但是赵国也不弱 。秦赵必有一战的局面使得秦国人必须要摸清这个强大的对手的对抗的决心有多大 。以及看看赵国内是畏秦的人多 。还是战秦的人多 。把对手国内心思摸清楚了之后 。对付赵国的策略也就清晰了 。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白起剧照
所以无论赵国怎么做 。只要他接下了换和氏璧的要求 。那就意味着秦国的目的达到了 。中间结果不过是让赵国败得不是那么的太难看罢了 。而摸清赵国虚实的秦国在后来就直接开始了攻赵之战 。名将白起一路横推 。赵国也就此走向了没落灭亡之路了 。
倘若赵国能看清秦赵必有一战的战略事实 。直接回绝秦国 。并加以痛斥 。国内兵马整顿 。做出不惜与秦一战的样子来 。那么秦国反而就会偃旗息鼓 。不做他念了 。毕竟赵国单论军事实力不比秦国差多少 。
其他观点: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七国之间秦赵同源 。是最亲密的伙伴 。却最终分歧越来越大 。最终亡国 。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是:‘’知死必勇 。非死者难也 。处死者难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 。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 。可谓兼之矣‘’ 。这显然是过誉了 。而且是站在秦国的对立面来看评价的 。实际上蔺相如就是在赌 。万幸的是他赌赢了 。仅此而已 。实际而言 。完璧归赵是秦国政治和外交上的胜利 。是赵国政治与外交的失分 。(保住颜面而已)但却是蔺相如个人的胜利 。
我是清水空流 。历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其他观点:
完璧归赵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胜利吗,有危害吗?

文章插图
完璧归赵的典故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为人熟知的典故 。在此我就不过多介绍这个典故本身了 。只是过去一般都将此事视为蔺相如不辱使命的表现 。视为赵国的一场外交胜利 。那么历史真相是这样吗?秦国在完璧归赵事件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我们知道秦昭襄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间扣押楚怀王、和自己的母亲宣太后角力、制定远交近攻之策蚕食列国疆土 。在完璧归赵事件之前他一直致力于扩大秦国的版图 。从来都是他占领别的城池 。从来没有他将自己的城池拱手相送的先例 。与此同时也没听说他有声色犬马的爱好 。对于所谓的玉器古玩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有多大的兴趣 。这次为什么一反常态用十五座货真价实的城池来换取一块和氏璧呢?
到了战国后期所谓的战国七雄之中魏国早已衰弱不堪;楚国虽疆域辽阔 。但在楚怀王时期被张仪诱骗而屡遭秦国打击 。也已失去和秦国抗衡的实力;齐国在经历五国伐齐事件后也已衰败 。况且远离秦国 。一时之间还不是秦国打压的首选目标;至于韩、燕两国一个一直以来都是七雄中的垫底者 。另一个远离秦国 。都不会对秦国构成威胁 。赵国实际上是秦国问鼎中原一统华夏最大的竞敌——在赵武灵王时代赵国甚至制定了详细的灭秦计划 。虽然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的国力相对衰落 。但根基未损——毕竟赵武灵王之死只是赵国王族内部一场宫廷政变 。并不是波及整个赵国的内战 。赵武灵王一手打造出来的赵飞骑以及指挥这支军队的赵奢、廉颇等名将依然还在 。这令秦国如鲠在喉 。
事实上很有可能在得知赵武灵王的死讯后秦昭襄王就想摸摸赵国的底牌 。实际感受一下赵国对于秦国的真实态度 。以便进一步确定该针对赵国实施什么样的结盟或打击战略战术 。更何况赵国目前在位的赵惠文王在包括秦昭襄王在内的各国君主而言就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首先赵武灵王究竟给他留下了多少政治和军事遗产就是一个谜;其次赵惠文王作为赵武灵王的儿子 。即位之后诛杀了自己的兄长 。又用非常手段清除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 。因此很容易给外界以铁腕的形象 。赵惠文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者外界了解不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