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看了解释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二 )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谁能使安定保持得长久 。让它运动着延续生命 。动 。使……运动 。之 。指静止不动的状态 。徐生 。缓缓地生存 。延续地生存 。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这种道的人不追求圆满 。保 。持 。掌握 。不欲盈 。不追求圆满 。欲 。要求 。追求 。?故能蔽不新成:所以可以适应破旧状态不谋求新的 。蔽 。同“敝” 。破旧 。陈旧 。用作动词 。适应破旧 。保持陈旧 。新成 。用作动词 。谋求更新 。换成新的 。
[意义归纳]
本章介绍了“古之善为士者”的持道态度和持道原则 。全章分为两层 。
第一层:“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 。若冬涉川;犹兮 。若畏四邻;俨兮 。其若客;涣兮 。若冰之将释;敦兮 。其若朴;旷兮 。其若谷;混兮 。其若浊;澹兮 。其若海;飂兮 。若无止 。”描述“古之善为士者”的持道态度 。
第二层:“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总结“古之善为士者”“不欲盈” 。安守其敝的持道原则 。
[考辨]
“澹兮 。其若海;飂兮 。若无止”王弼本在第二十章 。据文义移入本章 。将“澹兮 。其若海;飂兮 。若无止”移入本章 。使“古之善为士者”的形象更丰满 。
“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王弼本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清” 。弼本的“安以久”与“浊以”显然不对称 。肯定有问题 。查帛书甲乙本和郭店楚竹简 。不能直接找到根据 。但间接可以看出 。原文还没有出现偏坠问题 。郭店楚竹简的半个“棘”到更像“止” 。而不像“静” 。
据《道藏》河上公本补“止”后 。意思明确了 。好理解了 。本句是比喻的表达 。以水作喻 。比喻某种态势 。
补充完整的句子的问号应放在哪?有学者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逻辑性 。将问号放在了一句话的中间 。将整句话肢解了: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这样的标点似乎是一问一答 。但后句回答不了前句 。不符合逻辑 。
关于“能蔽不新成” 。有学者以第二十二章出现“敝则新”推论 。认为应该为“能蔽而新成” 。其实本章与第二十二章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谈的 。“能蔽”就是“可以保持陈旧的东西” 。“不新成”就是“不追求新的东西” 。“而新成”则是“新的东西就来了” 。不能把“能蔽不新成”简单看成“抱残守缺” 。“蔽”不等于“残缺” 。“能蔽不新成”强调不抛弃旧的 。不抛弃“成规” 。虽然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老子也有“敝则新”的说法 。但本章说的是“古之善为士者”“保此道”的态度 。善为士者的“保此道者”的态度是安于其敝 。不追求更新 。这里说的是“古之善为士者”“保此道”的行事原则 。处世态度 。而第二十二章“敝则新”谈的是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规律:一个说道在甲方面具备某个特征 。一个说循道而行的人在乙问题上是怎么做的: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不同概念 。守住旧的 。不追求新的 。这还是一种无为的态度 。“能蔽不新成”与“敝则新”二者并不矛盾 。只是角度不一致 。“能蔽不新成”是“守道”的态度 。不强求新;“敝则新”是道运行的规律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有人认为这里的“不”应该为“而” 。并进行了繁琐考证 。“不”为“而”之说 。只是主观臆断 。没有道理——解读《道德经》之所以出现不少谬误 。大概就有传抄、点评者根据臆断妄改所致 。
[解读与点评]
士 。在古代有多种含义 。是一个特殊的阶层 。总起来说 。是指有知识 。有修养 。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在商周时代 。士属于贵族阶层 。是享有俸禄的阶层 。这个阶层中地位较高的是卿大夫 。《礼记·王制》说:“制农田百亩 。百亩之分 。上农夫食九人 。其次食八人 。其次食七人 。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 。其禄以是为差也 。诸侯之下士 。视上农夫 。禄足以代其耕也 。中士倍下士 。上士倍中士……”有一定门第的人和通过各种技艺考核优秀的人可以获得“士”的资格 。其实早期的士 。多是世袭的 。王族出身的人 。嫡传以外的多可以获得士的身份 。而且可以嫡传世袭 。即使以各种技艺考核获得“士”的人 。也多是王族的非嫡传后裔 。周王朝的士要大于各诸侯国的士 。相当于诸侯国的大夫 。当时“士”是准入证 。具有“士”的资格的人才可以担任大夫 。到春秋时 。“士”已经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战国时士的阶层有所扩大 。连有一点特殊本领的屠夫或鸡鸣狗盗之徒也列入了士 。这时的士也不用通过严格的考取程序 。多不再享有俸禄 。只是靠寄居于权贵门下生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