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是《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曲子中的 。原文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 。终难定!
这首曲子很好地概括了王熙凤的个性及其人生经历 。不仅如此 。王熙凤的“兴衰史”其实也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这首曲充满了人生如幻的幻灭感 。看到这首词我们仿佛看到了贾府极盛到极衰的转变 。《红楼梦》中的故事仿佛一幅画卷 。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而在这幅画中 。最耀眼也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 。无疑就是王熙凤了 。
具体到王熙凤 。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呢?
这应该指的是王熙凤在“当家做主”的过程中积攒下来的怨恨 。在王熙凤即将离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兆 。
一个是婆婆邢夫人的怨恨 。因为王熙凤一味讨好贾母和王夫人 。自然在邢夫人那边就被视同寇仇 。邢夫人甚至数次找机会给凤姐没脸:一次就是捡到绣春囊以后交给王夫人 。让王夫人以为是王熙凤的;另一次是当着贾母的面给她的下人求情 。故意说凤姐不怜贫恤老 。当众给凤姐没脸 。搞得凤姐这么讲脸面的人又羞又气 。憋得脸紫涨 。有苦说不出 。毕竟对方是自己名义上的婆婆 。
另一个就是丈夫贾琏的花心 。因为凤姐拘束得紧 。贾琏名义上不敢公然在家偷腥 。因为他的屋里人是凤姐的心腹平儿 。而他又没有什么妾室(秋桐是后来赏的) 。所以贾琏就在外面鬼混 。要么是用小厮下火 。要么是和鲍二家的偷腥 。要么是和多姑娘偷腥 。甚至还养了一个外室尤二姐 。勾搭了贾赦的丫鬟秋桐 。这么风流的琏二爷 。怎么着都不会让凤姐省心 。按下这头 。抬起那头 。忙于管理大家族的凤姐 。还要抽出时间来升级打怪 。能不心碎吗?

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文章插图
更有甚者 。尤二姐死了之后 。贾琏深恨凤姐 。曾经愤愤地说 。终究对出来 。给你报仇!因为凤姐不仅害死了尤二姐 。还害死了贾琏的孩子 。可是凤姐自己并没有生下儿子 。这就为将来贾琏找到合适的时机来休掉凤姐埋下了伏笔 。
“一从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这说明凤姐在有生之年已经被贾琏休弃 。只有悲哀地向着金陵的地方哭泣 。很有可能就是凤姐在被下狱期间被休(毕竟凤姐做了那么多坏事) 。然后凤姐在狱中听说了这个消息 。悲痛欲绝 。——“生前心已碎” 。
“死后性空灵”这个事情在现行的《红楼梦》本子里面没有写到 。有可能是凤姐死后不放心巧姐 。托梦给某人(刘姥姥或者其他人) 。请求搭救自己的孩子于水火之中 。凤姐死前将巧姐托付于王仁等人 。谁知王仁背义忘仁 。转眼就将巧姐卖到妓院 。凤姐在天之灵 。应该是拜托了某人去救助巧姐 。这样巧姐才能从龙潭虎穴中逃出 。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 。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
其他观点:
悲剧就是将美丽的花瓶当面摔碎
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文章插图
女人的内心需要依靠
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文章插图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 。有的想得却不可得 。有的得到了却不珍惜 。种种经历都可谓是自我内心的修行 。从这个角度看 。悲剧的叠加反而会促使一个人的大彻大悟 。能达到性空灵的禅宗顿悟 。
【种善因得善果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强求的往往是苦果 。】
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角色 。在这种爱恨纠葛中 。甚至还会带有一份怜悯与同情 。正如曹公所言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王熙凤的这份治家才能 。作者无疑是持肯定态度 。
“生前心已碎” 。这句话的评价 。大都能理解 。作为贾府实际的“大管家” 。王熙凤要巧妙地平衡各种关系 。管理好贾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种事宜 。对于一个男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更何况是一个没怎么识过字的女子 。
王熙凤判曲中,为什么说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文章插图
尤其在那个阶段 。贾府已是大厦将倾 。凭借她一个人的力量无力挽回颓势 。她自己也是面临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 。即使她发现丈夫贾琏偷腥告诉贾母又能如何 。还不是说猫儿狗儿哪有不偷腥的来敷衍她 。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