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古文《登金陵凤凰台》第二句?】
诚邀 。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原诗如下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
理解好这首诗 。尤其是最为关键的第二句“凤去台空江自流” 。首先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 。其简单地说以下三点:
首先说一下 。这是李白的一首诗 。是李白当年流放夜郎之后 。又遇赦返回长安途中 。经过凤凰台是所做的一首诗 。
其次再说一下诗中的地名金陵 。金陵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唐朝之前 。金陵有“六朝古都”的称号 。因为在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吴国、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曾经先后在南京建都 。
再说一下凤凰台 。这个凤凰台是建筑物的名称 。中国有很多的地方以凤凰台命名 。河南郑州有凤凰台 。陕西咸阳有凤凰台 。山东烟台、河南周口、苏州太湖等多地都有凤凰台 。而诗中的凤凰台指的是南京的凤凰台 。为什么这个建筑物的名称叫凤凰台呢?原来是一个传说:相传南朝刘宋年间 。有凤凰飞落栖息在这座山上 。所以刘裕就命人在此处筑起了高台 。从此以后 。这座山就被称为凤凰山 。山上的高台也被称为凤凰台 。
文章插图
(南京秦淮河)
文章插图
(南京秦淮河)
那么我就着重回答一下楼主所提的问题“怎样理解古文《登金陵凤凰台》第二句?”
其实这首诗的第二句“凤去台空江自流”起到了承上句、转下句的作用 。但是这一句诗节奏明快 。畅顺自然 。虽然这一句出现了“凤”字 。与第一句的两个“凤”字重复 。但是没有半点的生硬刻板 。反而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意味 。怎么更好的去赏析这一句呢?结合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就能更好地理解“凤去台空江自流”的无限苍凉意境了 。这一句气韵高古 。格调悠远 。是全诗的诗眼 。
其他观点:
此诗为李白的一首七律诗 。李白的七律诗极少 。在唐诗300首当中 。也仅仅只有这首入选 。算是水平较高的一首 。
据说 。李白写此诗是为了和崔颢的《黄鹤楼》一争高下 。李白再登临黄鹤楼时 。被其飞檐斗拱的气势所打动 。本想“驰情千里 。吟咏抒怀” 。无奈“崔颢题诗在上头” 。暂且委屈“眼前有景道不得” 。可见《黄鹤楼》给“诗仙”心灵造成震撼之大 。其后一直耿耿于怀 。及至金陵凤凰台 。灵感突现顺势挥笔而就《登金陵凤凰台》诗 。自觉与《黄鹤楼》并驾齐驱 。才一扫心中憋屈 。
此诗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 。却不觉得重复 。语气连贯流畅 。时空飞驰跨越 。不愧是天才诗人 。虽然在风格韵律上有摹仿前诗之意 。但气势浑厚激荡 。境界博大深远 。
诗中第二句释义:(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 。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
其他观点:
“凤去台空江自流” 此句出自李白少见的一首七律诗:《登金陵凤凰台》之第二句 。
我的理解:
1 。李白被贬又获赦 。回长安途中 。重登凤凰台 。忆起以前与现今登临凤凰台的两次不同情景/不同身份/不同心境 。借“凤去” 。“台空” 。引发内心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明白有些事如“江自流” 。顺“势”而走 。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转 。志有不伸的无奈 。也有几分借江喻自己懂得志须自伸/自安的影喻 。
2 。前面一直有崔颢大气磅礴的《黄鹤楼》压着 。李白心里总有几分也要作一首七律诗的冲动 。此次重登凤凰台 。颇有几分神似的情景触发了积压着的心念 。于是有了此自己比较少见的一首七律诗 。
3 。因为是模仿。有前面《黄鹤楼》在 。有比较心 。所以放不开 。不达真性情 。反而整首诗气势输于崔颢的《黄鹤楼》 。
推荐阅读
- 新媒体运营可以找代运营公司吗?
- 施蛰存《唐诗百话》认为李白《登金陵凤皇台》思想内容、章法、句法,都胜过崔颢的《黄鹤楼》,大家如何看待?
- 史蒂芬金的哪部作品最恐怖?
- 单反相机的长焦镜头价格 单反相机的长焦镜头
- 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月下独酌,静夜思望月怀远,求上联?
- 笔记本键盘贴膜有必要吗 笔记本有没必要贴键盘膜
- 中国光伏高管在德国机场被抓:属“陈年个案”,德国警方早有准备
- 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可以长期霸占影史上第一的宝座?
- 重庆地铁1号线运营时间 重庆地铁6号线运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