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的形成心理是怎样的呢?


有不同的情况吧 。
比如 。假使我曾经救过一个人 。结果等我遇到危险 。需要这个人帮忙时 。他非但不帮 。反而因为害怕或者利益出卖我 。这是白眼狼行径无疑了 。这样的因为背后是极端的自私 。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 。
更有甚者 。因为嫉妒而出卖、迫害恩人 。这也是因为自私 。但心理更扭曲变态 。
如果你帮助了某个人 。而这个人认为你的帮助是出于利益 。是因为要利用他 。或者是高高在上可怜他 。都有可能导致白眼狼出现 。
其他观点:
“白眼狼”利益至上、感情淡漠 。往往是反社会性人格者、或自恋型人格者 。
【白眼狼的形成心理是怎样的呢?】反社会性人格者漠视情感、利益至上 。试图领导、掌控周围的一切 。很容易成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
陶先生先带大家先来看看反社会性人格的形成过程 。
反社会性人格的童年往往充满混乱和不安 。在承受父母严厉管教的同时 。又被父母过分纵容与忽视 。
这看起来矛盾 。但其实是在一小部分家庭中 。确确实实出现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往往有一个柔弱的母亲 。和一个脾气暴躁、甚至可能酗酒的父亲 。
说的具体详细一些: 在这样的家庭里 。父母会给孩子制定严厉的标准:“你必须做到xx” 。虽然父母与孩子之前没有情感上的交流 。但会给孩子足够的物质奖励 。
父母倾向于掌控孩子、控制孩子 。而不是养育孩子 。
偏偏在这个时候 。家庭氛围又不安定(酗酒的父亲 。和无力保护孩子的母亲) 。促使孩子产生了很迫切的安全需求 。所以他们急于掌控自己、控制周围环境 。希望以此来获取安全感 。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 。因为幼年没有体验过和父母的情感交流 。所以他们没有情感体验、或者不重视情感体验 。又因为他们的父母经常用物质来满足孩子 。和在“危机”环境下产生的掌控感 。他们往往利益至上、试图掌控周围的一切 。

白眼狼的形成心理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再来看看自恋者 。
自恋者处于不断的评价、比较之中 。需要不断从外部寻求认可用来维持自尊 。人际关系对自恋者而言只是用来满足自身的工具 。
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内在评价、内在情感 。而不关心别人的感受 。因为他们具有不在意别人感受的特点 。所以也容易成为白眼狼 。
在自恋者的早期家庭关系和反社会性人格者相似 。但有更多的安全感 。
他们的父母往往限定孩子成为医生、律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评头论足” 。孩子一旦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失败 。往往会遭到父母的指责、遭到父母的直接批判 。
只有当孩子满足父母的特定需求 。成为某个特定角色(考试的第一名)时 。才会得到父母的认可、赞扬 。
孩子自身的感受不被父母认可 。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孩子往往忽视自身的喜好 。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 。因为童年时自己的感受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 。所以他们也会漠视别人的感受 。又因为 。只有在满足父母需求时孩子才会被表扬 。父母只重视自身的感受 。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只重视自身感受 。
白眼狼的形成心理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请点赞、关注我、关注“淘”心理 。
中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 。
引用如图 。
白眼狼的形成心理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白眼狼就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 。我觉得和原生家庭有相当大的关系 。
1、父母就是这样的人 。
2、从小就受父母虐待 。
3、从小就寄宿在亲戚家寄人篱下 。
4、从小就寄宿在学校 。
5、从小父母家就很穷 。
这样看的话 。白眼狼也挺可怜的 。但是可怜之处必有可恨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