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暮年受战乱之苦飘萍无定 。忽闻朝庭收复河南的家乡 。连妻子收拾行装及一路的归程 。那种无言的欢悦都跃然纸上 。巨细间都渗透着对故土热烈和兴奋之情 。
其他观点: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 。时成都发生兵乱 。杜甫避乱寄居梓州 。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 。惊喜若狂 。极度兴奋之余 。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直抒胸臆 。用直叙的手法 。抒写他在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 。起首一句写突然来胜利消息 。劈空而来 。提起全篇 。很有气势 。第二联以两个很有特点的行动具体表现诗人听到胜利喜讯的表现 。生动的表现了作者极其欢悦的心情 。最后两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描绘举酒痛饮 。放声高歌的无限欣慰 。同时想像将在鸟语花香丶明媚绚丽的春光中穿三峡 。下襄阳 。返回久别的洛阳故居 。全诗轻快开朗 。一扫沉郁苍凉的词风 。所以前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
其他观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是其少见的一篇“喜”作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诗歌背景:杜甫为何如此高兴
这首诗作于公元763年 。正好是安史之乱结束的时候 。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 。持续了八年之久 。使得大唐盛世变得民生凋敝 。杜甫生平大部分著名诗歌都是记录这一时代的 。
当时的杜甫在四川草堂避难 。其实很多诗歌并不是现场写就 。而是在草堂期间回忆之后写出来的 。可以说是构思良久 。
这样就能知道 。杜甫不论是颠沛流离、战乱为官还是避乱草堂 。其实没有一刻是忘记了这一段痛苦的经历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家国沦丧、战火纷飞的时日里 。突然听说叛乱被平息了!时隔八年之久 。朝廷终于给天下传来了“胜利”的消息 。
战争结束了 。苦难的日子终结了 。光明的未来虽然还很远 。但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这样的喜悦该如何言说呢?
如果想要了解当时的喜悦 。那么就不能不知道杜甫为此而见证了多少苦难 。
我们说两首描写安史之乱初期爆发的诗 。杜甫尝尽了苦头 。
第一首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这首诗其实作于755年的十月初 。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个月 。但是杜甫已经很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君臣留欢娱 。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 。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 。聚敛贡城阙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 。杜甫还经历了丧子之痛:
老妻寄异县 。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 。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 。无食致夭折 。
杜甫的幼子不是因为疾病、意外而夭折 。而是活活饿死 。
于是杜甫就想了 。他有官身都尚且如此 。那普通的百姓该是什么样子呢?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时的社会现象 。可以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处 。
但是 。在此阶段本来就够凄惨的杜甫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他更是雪上加霜 。于是就有了回忆中的《彭衙行》:
痴女饥咬我 。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 。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 。故索苦李餐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那么 。像杜甫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呢?生存在北方的人民都陷于骤然发生的战乱状态里 。
如果说之前是努努力还能勉强活着 。那现在就是时刻处于死亡的阴影之下 。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八年之久 。
于是 。有一天 。杜甫突然听到了确切的消息 。朝廷平息了叛乱 。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人可以返乡了 。曾无时无刻不压迫在头顶上的死亡阴云骤然消失 。这样的喜悦该用什么来形容呢?
大概也就是四个字了:劫后余生 。
这种兴奋、喜悦 。才有了“初闻”时候的“涕泪满衣裳” 。这是喜极而泣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写作手法:无一字不喜 。无一字不跃
杜甫的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 。字里字外都能表现出其欢呼雀跃的状态 。
这首诗每一联的转折都很生硬 。但衔接却非常自然 。这才是大家手笔 。
首联是战争平息的消息传来之后 。杜甫喜极而泣的场景 。颔联却去写了其妻子的举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