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谢邀 。从个人角度赏析一下这首《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
此夜长安街灯火通明 。与皎洁的明月长天一色 。绚烂的烟花在浩瀚的夜空绽放 。洒落在街边树上 。凭添了无尽的美色 。
缀满华灯的御桥宛如天上的鹊桥 。繁星点点 。如诗如画 。游客的香车宝马扬起阵阵尘香 。洁白的月色妩媚着欲醉的游人 。如梦似幻 。
淡妆浓抹的玉人儿载歌载舞 。一片歌舞升平 。如此美好的夜晚再无它禁 。只盼那催人的玉漏慢些 。再慢些……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很多 。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和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了 。
不过 。唐诗中最经典的元宵诗 。则是苏味道 的这一首《正月十五夜》 。巧合的是 。苏味首可是咱们最可爱的文人苏轼的先祖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是武则天时期的人 。官至唐朝宰相 。但是处事不怎么样 。怕得罪人 。模棱两可 。人称「苏模棱」 。苏味道善作五律 。代表作就是这首《正月十五夜》 。他与杜甫的爷爷杜审言 。崔融、李峤四人并称「文章四友」 。苏味道有一个儿子留在四川眉山 。成为后来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先祖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正月十五夜》是苏味道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吟咏神都洛阳元宵夜盛况的古诗 。据刘肃《大唐新语·文章》载:武则天时 。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 。金吾弛禁 。特许夜行 。观灯者人山人海 。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 。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然而 。郭、崔二人所作 。人们早已淡忘 。唯有本篇传诵不绝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元宵佳节的夜里 。到处张灯结彩 。灯火辉煌 。城门打开铁锁 。铁锁开: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 。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 。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 。任平民百姓通行 。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骏马驰过 。暗尘扬起 。明月初升 。人们纷纷走上大街 。欣赏花灯 。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歌女们盛装走上街道 。边走边唱《落梅》 。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 。计时的更漏不要紧催天亮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元宵佳节诗词的名篇中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虽然都描写了元宵节的繁华热闹 。但内里却有一股忧伤的情绪 。只有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 。才衬我们现在的盛世元宵 。
其他观点: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 。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
唐代元宵节古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怎样赏析?

文章插图
【注释】 ①秾李:秾艳的桃李 。形容妇女容貌服饰的美丽 。②落梅:即《梅花落》 。乐府曲辞名 。③金吾: 京城中的禁卫军 。④玉漏: 古代计时的漏壶 。
【诗大意】 像火红的树 。像明艳的花 。一望不尽的花灯闪烁环合; 一串串明灯点缀着城河上的桥梁 。桥梁宛若由繁星构成 。城门上的铁锁一齐打开 。香车宝马过去了 。扬起一片看不见的尘土;明月当头 。相伴人们走来 。游游逛逛的歌妓们都盛妆浓抹 。艳如桃李; 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畅意开怀 。在这一年一度取消宵禁的元宵之夜;铜壶玉漏啊 。且莫指示夜尽的时刻把人相催 。
【赏析】
唐朝自 “贞观之治” 到 “开元全盛”期间 。社会经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首都长安更是物质文化繁荣的中心 。每年元宵之夜 。城里都要举行灯会 。届时 。朝廷取消平日的宵禁令 。合城官吏市民齐出赏灯 。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歌吹沸天 。欢声如潮 。喜庆的气氛为一年之最 。这种风俗活动自然适应了上层统治阶级点缀升平的需要 。这首诗所描绘的元宵之夜的景象 。可说是上述情况的一个投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