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不系之舟读后感 泛若不系之舟的意思( 二 )


二、译文:没有多久伯昏瞀人前去看望列御寇,看见门外摆满了鞋子 。伯昏瞀人面朝北方站着,竖着拐杖撑住下巴 。站了一会儿,一句话也没说就走出去了 。接待宾客的人员告诉了列御寇,列御寇提着鞋子,光着脚就跑了出来,赶到门口,说:“先生已经来了,竟不说一句批评指教的话吗?”
伯昏瞀人说:“算了算了,我本来就告诉你说人们将会归附于你,果真都在归附你了 。当初我曾责备过你让人们归附于你,而你却始终不能做到让人们不归附于你 。你何必用显迹于外的做法让人感动而预先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呢!”
“必定是内心有所感动方才会动摇你的本性哩,而你又无可奈何 。跟你交游的人又没有谁能提醒告诫你,他们的细巧迷惑的言辞,全是毒害人的;没有谁觉醒没有谁省悟,怎么能彼此相互审视详察!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
不系之舟 [ bù xì zhī zhōu ]
解释: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 。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
译文: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
【泛若不系之舟读后感 泛若不系之舟的意思】二、作者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无为者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什么意思字面意思;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 原句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大意是说;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
“疏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吃饱喝足后就能没有框架约束的活着,这种人的精神很安逸,就像是不被缆绳系住的小船,能随意漂流 。
出自《庄子·列御寇》,原文是:“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
《庄子·列御寇》:"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 。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 。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
全文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虚而敖游者也",通过伯昏瞀人与列御寇的对话,告戒人们不要显迹于外 。人们之所以不能忘我,是因为他们始终不能忘外,"无能者无所求",无所求的人才能虚己而遨游 。第二部分至"而不知大宁",通过对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人的批评,对照朱泙漫学习屠龙技成而无所用,教导人们要顺应天成,不要追求人为,要像水流一样"无形",而且让精神归于"无始" 。第三部分至"唯真人能之",嘲讽了势利的曹商,批评了矫饰学伪的孔子,指出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惩罚的,还是他自身的烦乱不安和行动过失,而能够摆脱精神桎梏的只有真人,即形同槁木、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 。第四部分至"达小命者遭",先借孔子之口大谈人心叵测,择人困难,再用正考父做官为例,引出处世原则的讨论,这就是态度谦下,不自以为是,不自恃傲人,而事事通达随顺自然 。余下为第五部分,进一步阐述处世之道 。连续写了庄子的三则小故事,旨意全在于说明一无所求的处世原则;最后又深刻指出,不要自恃明智而为外物所驱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实是可悲,应该有所感才有所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