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炒股票学炒股( 五 )


3.智叟类:各种对冲基金,公募和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天使投资,外汇交易,P2P借贷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特点是短期性,投机性强,可能可以大赚一票,也可能会亏损很多 。
为什么要这样分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一)青铜级:挑股票(stock picking)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的第一课开始于智叟配置中的炒股 。一般的新手会被股票市场中的下面这些特点所吸引:
1. 有成千上万的股票可供选择,每个股票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甚至一些传奇 。有一些飙升百倍的股票,就好比沙子中的金矿,如果挖到了的话就发达了;
2.有很多分析 *** 可以帮助投资者去甄选股票,比如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ysis),技术面分析(technical*** ysis),量化策略(quantitative strategy),事件驱动策略(event driven strategy),等等 。选股和选美一样,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智力挑战和乐趣的事情;
3. 在选股的同时,投资者还需要选时 。这就需要投资者时刻关心宏观经济状况,比如中国的GDP增速如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何,欧洲政府的财务状况如何等等 。这本身又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 。有时候几个有兴趣的朋友聊起这些观点来,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不觉得累 。
但是渐渐的,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原来不是炒股票的料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
1)有空的时候看看股票,忙的时候又去忙别的事情(比如家中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全家旅游,工作繁忙,等等),没有精力和自律去养成一套有效选股的策略;
2)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在开始打牌以后15分钟还找不到牌桌上的傻X,那你就是那个傻X 。这后面有个市场有效性问题,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 。有关市场有效性更多的解释在此:有哪些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越早接触越好? - 伍治坚的回答
3) 事实上大量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时能力都是很差的 。比如上图中你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研究(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研究论文)都表明投资者的选时对于自己的投资回报创造了负价值 。
4)还有一部分投资者由于人所天生的心理偏见,坚持认为自己是巴菲特,而无视自己惨淡的投资业绩 。这部分骨灰级自恋投资者可能会一直坚持自以为的投资之道直到老去 。这里有更多关于投资者心理偏见和最容易犯的错误的讨论:从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角度来看,普通投资者都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和经典错误操作? - 伍治坚的回答
(二)白银级:挑选基金
有些投资者意识到自己不是挑股票的料,于是想到了去购买基金 。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既然我不精此道,何不花钱雇人(基金经理)帮我选股 。
很可惜的,世间很多事都不容易,赚钱更难 。挑选基金经理帮自己赚钱,会面临下面的挑战:
1) 面对成百上千的基金经理,如何挑选真正有水平的经理?投资者在这方面做的成功么?这里有更详细的讨论:基金赎回时机如何判断,以及如何规划基金的合理预期收益? - 伍治坚的回答
2)基金经理们的水平如何?他们是真的行家,还是忽悠专家?更多的讨论在此:如何选基金? - 伍治坚的回答
3) 即使找到了可能真有水平的基金经理,对方的收费合理么?你把钱给这样的基金经理,是不是自己应当采取的最理性投资策略?更多的讨论在此:如何选基金?什么时候买入? - 伍治坚的回答
4) 即使真有巴菲特一般的投资天才,他为什么要帮你赚钱?你有没有想过背后的逻辑?你跟他很熟么?更多的讨论在此:基金经理如果真有稳定赚钱能力,为什么要帮别人赚钱? - 伍治坚的回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