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不听话,不愿上学,不回家吃饭,家长应该怎么办?( 三 )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 。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 。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 。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 。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 。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 。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 。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 。乐于接受大家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 。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 。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 。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 。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 。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 。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
4、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教师 。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 。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 。合理调整教育行为 。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 。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 。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 。要符合子女的实际 。否则家庭教育的功效就会消弱 。
首先 。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 。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 。在家庭教育中,“严励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 。正如奎宁一样 。正如食物一样 。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 。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
其次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目前 。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 。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 。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 。必须得到改变 。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
总之 。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综上所述 。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也即是要做到使敏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 。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 。对症下药 。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 。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 。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实践证明 。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 。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 。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