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翻译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三 )


陈献章
厓门潮日至,雪浪飞天关 。题慈元庙
史鉴
高浪蹴天浮,停桡且湾泊 。题扇
程敏政
两崖忽中分,惊浪凡几折 。李源十景 其四 斗峡回澜
苏仲
沧浪歌者谁,向此云中没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八
苏葵
翠浪浮千树,金衣恰数声 。西湖十咏 其三 柳浪闻莺
边贡
回风起船头,激浪落船内 。题贾子扇头
陆深
锦浪生春水,茅亭尽日孤 。书扇寄李百朋
严嵩
琼枝那近眼,烟浪递生愁 。雨泊凤洲酬寄朝望太守 其一
优质回答2: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出自唐代卢纶的《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 。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 。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 。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直抵湖南 。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 。
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 。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 。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 。“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 。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
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 。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 。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
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 。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 。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 。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 。“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
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 。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 。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 。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 。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 。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读来觉得舒畅自若,饶有韵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