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地图 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二 )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亳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
1948年全境解放 。成立太和县 。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 。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
【行政区划】
1、区划沿革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太和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 。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太和县设19区 。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
1956年,太和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 。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太和县64乡并为45乡 。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
1958年9月,改太和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 。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 。太和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太和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太和县成立20个公社 。至此太和县设33个公社 。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太和县设13区(镇) 。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
1985年,太和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
1986年5月,增设区辖皮条孙镇 。至此,太和县共有15个区(镇),75个乡,5个乡级镇,3个街道 。1992年,太和县撤销15个区(镇)及所辖乡(镇),重新设置县辖20个镇和11个乡 。1994年,县经济开发区改为安徽太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98年1月,桑营撤乡设镇 。9月,五星撤乡设镇 。1999年12月,高庙撤乡设镇 。2001年10月,双庙、阮桥分别撤乡设镇 。2003年3月,大庙撤乡设镇 。2006年9月,开展村级区划调整工作 。太和县村级组织由804个(行政村787个,社区17个)调整为311个,其中行政村292个,社区19个 。2007年增设社区1个,2008年增加行政村2个 。至此,太和县共有村级组织314个 。[4]
2、区划现状
截至2016年,太和县辖29个镇: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宫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胡总镇、郭庙镇、二郎镇、阮桥镇、双庙镇,2个乡:赵集乡、马集乡 。太和县政府驻城关镇 。
【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市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 。县境介于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 。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 。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 。太和县境南北长52千米、东西宽60千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