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地图 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三 )


2、地质构造
太和县境内地层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 。更新统上部,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面光滑,有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有裂隙,但发育不全 。全新统分上、中、下3段 。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 。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土,致密,干后坚硬,颗粒细腻,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有较多地腐植质,可能为风化壳,此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 。单层厚度4—8米,部分地区10米以上,向东南较薄,只2米左右 。中部变为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为6—8米 。一般层次多,沉积不稳定,多是薄层相间的粉、亚砂与亚粘土互层 。分选较差,在亚砂土内多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层 。
3、地形地貌
太和县境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始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来的黄河多次西泛滥淤积而成 。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 。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间平原和最新泛滥带 。削蚀堆积河间平原广泛分布在河间地区,由青黄杂色亚粘土构成,顶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风化壳,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青黄杂色亚粘土明显地遭受剥蚀,沿裂隙呈棱块状脱落,剥蚀脱落的亚粘土碎块,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别处堆积起来 。
4、气候特征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 。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温:年平均14.9℃ 。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 。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 。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 。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
江西太和县在哪个市太和县应该说的是泰和县吧,是属于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有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春秋战国时先属吴、越,后属楚 。秦汉属庐陵县,东汉末,庐陵升为郡,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现尚有保有完好的白口城遗址为证,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 。隋开皇十一年(591),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更名“泰和县” 。素有“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 。
太和县属于哪个市太和县属于安徽省阜阳市 。
太和县别名细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 。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的称号 。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 。省会为合肥市,位于华东地区 。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 。
安徽省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 。
安徽简介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 。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
安徽有天目、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 。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 。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盆地为最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