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同城网app邵阳同城服务( 二 )


林永梅是火车站的客运主任 , 在这里工作已经十多年 。“我刚来的时候 , 邵东火车站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 现在还是这个样子”;要不是墙体开始脱落  , 谁又知道这房子连红砖房都不是  , 还是土砖房 。
候车室外没有雨棚长廊  , 没有现代化的月台  , 没有天桥 , 没有地下通道 。走出候车大门 , 两颗高大枇杷树立在两边 , 茂密的树叶已经将“邵东站”这三个字悄悄地掩着 , 如果一辆列车从这里疾驰而过 , 或许他们都不会发现这个小小的车站 。站台的水泥地板已然稀稀碎碎 , 有些地方因为坑太深了 , 还聚集了不少的泥和水坑 , 乘客们就在这里小心翼翼地走上列车 , 到达他们的目的地 。

没有天桥 , 怎么从一站台到二站台呢?九条窄窄的钢筋水泥板铺在两个站台的中间 , 乘客通过越过一站台的火车道 , 通过这个小小的桥就能抵达二站台 。而二站台的牌名就挂着一个光溜溜的电线杆上  , 下面还是一个煤堆 。
站在站台上 , 那半个世纪前的等待 , 已经长成萋萋青草 , 生命的绿色点缀在冰冷的铁轨旁 , 最后的渴望沿着铁轨向远方延伸而去 。
(小标题二)“与县城的距离近了,但停的车次却越来越少了”——“那时候这里算郊区 , 周围都是菜地 , 没多少房子 , 有一条马路 , 比较窄 , 只有一路公交车通过这里 , 但是一般情况下 , 很难等到公交车 , 大家都习惯用其他的交通工具代替 。”当时还偏居城郊的邵东火车站 , 后来步行几分钟就可走到大田汽车站 。
邵东市民刘伯明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 就经常从这里搭车 , 然后去长沙转车去外地 。“印象中有趟早上八点半的火车去往长沙 , 每次赶那趟车我都要起个大早 。”刘伯明开始回忆起那个时候挤火车的情况 。他居住在离火车站不到20公里的一个镇上 , 但是当时从他家到火车站必须要转三次车才可以抵达 , 那个时候的托运不是很方便 , 而且为了节省钱 , 他每次赶火车都要背好几麻袋 , 不仅仅是他 , 乘车的基本都是这样 。下图:老迹斑驳的邵东老火车站 。
“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旅游的概念吧 , 一般乘火车都是去外面工作或者学习之类的 , 大家背上背的可能就是一个家 。”刘伯明自己分析 。如果是背行李还好 , 就怕带小孩一起上车 。那个时候的火车还是绿皮车 , 窗户还可以打开 , 经常刘伯明都是先把孩子从窗口丢进去 , 自己再背着行李上车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 刘伯明也差不多十年没有再从这里搭火车去长沙了 。现在高速通了 , 两个小时就可以到长沙 , 而且半个小时一趟车 , 何必在火车上摇个四五个小时呢 。”
也许 , 像刘伯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 高速越来越便利 , 选择火车出门的乘客越来越少了 。曾经有五趟列车在这里停靠的 , 现在只有三趟了 , 分别是长沙 、广州 、上海方向 。

“曾经高峰期 , 每天大概有1500人次在这里搭乘列车 , 现在每天发售大约只有400-600张车票 , 实际搭乘人数大约700-800人次 , 因为很多乘客买的乘车区间都是邵阳到其他城市 , 然后就近选择在我们这里上车 。”林永梅感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