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指哪四书 四书是指( 二 )


“四书”是指哪“四书”?“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 。
“四书”的由来
儒学自汉武帝以后,取得了官方的学术地位 。但是汉代的儒生治学的特点是谨守家法和师法,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弟子一个字也不能有出入,注重字词上的训诂之学 。因此,汉代以后儒学逐渐走向衰微,东汉以后,儒学更是失去了独尊的地位 。尽管儒学的衰微和道家黄老之学的兴盛、佛教的传入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主要原因是自身思想的僵化 。到了宋代,许多儒学大师对儒学进行了改革,儒学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状态 。儒学大师朱熹从《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四书”之说由此而来 。
“四书”开篇
1、《论语》开篇——修养法则
“学天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长期以来,我们把《论语》第一篇定位为“学而篇”,还说它是没有意义的,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最主要的就是“正名”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孔子仰头看天,就是告诉我们,《论语》第一篇应该正名为“学天篇” 。
第一句话也就是:学天时习之,不亦乐乎?
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老师,在生活中实践,并养成习惯,不是很喜悦吗?“时习之”,“时”,时常、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是什么意思?一般人说习就是温习、复习 。没错,但这个层次很低 。这里的“习”,应该解释成习惯 。习惯怎么养成呢?就是要去做 。向自然学习,懂得道理还不算懂,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做得出来才算懂;做不出来,还要继续学 。
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这里讲的是远方的朋友 。若是隔壁的朋友过来,你每次都乐,那就惨了 。他天天来,你一吃饭他就来,你也乐不起来,还会翻脸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的用心,不是现代人所能够比拟的 。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就是很轻微的生气 。人家不认识你,不知道你有多伟大,不知道你有多大贡献,但是你一点不生气,一点不高兴都没有,不就是一位品德修养良好的君子吗?这就叫做平常心 。“这种人连我都不认识,是不是没有读书呀”,你这样想,心里会不愉快 。凡是生怨,凡是生恨,凡是发脾气,其实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 。什么叫生气?就是别人犯了错,结果由你承受 。
2、《孟子》开篇——处世法则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就问你奔波千里而来,可以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利处?孟子则开口就回答了这一句 。简单的一句,提出的却是儒家的重大命题,乃至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重大命题——要仁义,还是利益?
这是一道难度极大的选择题,以至于几千年来,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选好 。所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轮回才不断上演 。老子的那句话如同预言也如同注解——“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人在局中迷的太久,陷的太深,也终究会遭遇“价值”二字的逼问 。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回到源头去寻找,注定要回到先贤所安立的起点,重新抉择 。
3、《大学》开篇——修身法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之道,既为人道,也是政道 。主要有三大纲领,即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三纲领之中,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亲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间,成为核心课题 。换句话说,“明明德”必须为“亲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须合乎“亲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乐于顺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