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努力爱春华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不要忘了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 。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 。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至亲至爱 。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但是有些人却利用我们的善良,做出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情 。

从此努力爱春华 努力爱春华 莫忘欢乐时

文章插图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
留别妻两汉: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 。然而今读诗中“征夫怀往路”、“行役在战场”诸语,诗中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即将应征出战的青年男子,作品所表现的也是汉代末期常见的征夫别妻的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一对青年男女正沉浸在新婚的欢愉之中 。“结发”是古代男子二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束发为笄表示成年的一种仪式,诗中的青年男女到了这个人生的美好时刻便结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婚后生活过得十分美满、幸福 。“嬿婉”语出《诗·邶风·新台》:“嬿婉求之”,和顺的样子 。这里用来形容两人的爱情生活非常融洽,亲密无间 。这一段用墨不多,却通过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婚夫妇那种恩爱、琴瑟和谐的欢乐情景,把一种人生和青春的愉悦传递给了读者 。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然而严酷的现实很快搅散了这对恩爱夫妻“嬿婉及良时”的美梦,一度出现于两人之间的一小块晴空被即将出征、离别在即的阴影覆盖了 。作者在此笔锋陡转,在点出主人公“征夫”身份的同时,随即将开头轻松、欢快的气氛一下子抛入生离死别的无限悲哀 。诗中的男子惦念着不久将要上路,时不时地起身探望窗外的天色,因为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只要天一亮,他就要启程应征,那漫无期限的离别将要取代新婚的片刻欢愉 。所以当他看到参辰星已在天边隐去,天将破晓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般股难以言传的酸楚 。“去去”两字相迭,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道别时那种痛苦不堪、语噎词塞的情态 。人世间的一般离别,已使人为之黯然销魂,何况新婚嬿尔正是人生“花好月圆”之时,又何况这对年轻的恩爱夫妻所面临的不是一般的离别,而是奔赴战场、相见无期的生死离别;这不能不叫人五内俱裂,泪如泉涌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读着这样的诗句,这对青年男女无限悲怆、难以自持的情景如在眼前,此景此情催人泪下,历千年而不灭其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以后宋代词家柳永写恋人之别,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寒蝉凄切》)之语,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写张生、莺莺长亭之别,又有“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的描写,虽然都有一定的感染力,并与此诗有某种相似之处,但与此诗对封建兵役制给青年男女带来的心灵创伤的表现相比,毕竟显得纤弱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