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表达了什么感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什么意思( 二 )


此诗由三章构成 。第二章是第一章的重复 。也就是说,在第一章中把“青衿”作为春天颜色的象征,用呼唤的口吻表达少女盼望春神来临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全篇的主题 。第二章以重复第一章的形式写成,但期待的心情比第一章更为强烈 。第三章是个转折,表示春神终于来到城门之上 。这里综合表明了少女相思之情 。尤其前两句是少女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欢呼声 。而且起着由前半部的静态转为后半部的动态的中继作用,从而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对春神的恋歌,也可以说是一首迎春神歌 。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 。从当地人的心理出发,这个少女的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 。
赏析:
《诗经. 郑风》中的那首著名的“子衿”其背后就有另有一层深意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來?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一个女孩儿在等待情人时的那种焦急,烦闷与无限思慕之情 。从诗中分析,她的情人应该是一个出身于贵族之家的青衣少年,青色的衣襟,青色的玉带,一幅风流籍然之态 。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表达了什么感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什么意思】全诗委婉热烈,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清晰明快,琅琅上口,犹如一股纯真的音符在心田跳动,极富有音律美,堪称千古名篇 。应该说,这位热恋中的青春少女很有才情,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似乎也应该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贵族家庭 。
这一对少男少女还很浪漫,经常相约在城阙之上,一边远眺风景,一边互诉衷肠 。可是不知什麽原因,这位少年有几天没有来了,少女非常思念他,诗中带有“埋怨”与“相思”“撒娇”的口气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來?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纵使我不去,你难道就不问候我吗?纵使我不去,你难道就不过来了吗?以前,我们步态轻疾,在城阙之上;现在,我一天见不到你,就像隔了三个月一样的漫长~~~
我估计,那位青衣少年听到心上人这番深情而热烈的告白,也不禁会怦然心动的了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堪称流传极广的思慕之名句,连曹操著名的《短歌行》中都直接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以表示自己作为政治家“惜才爱士”的宽广心胸,以及对“天下贤才”的思慕之情 。如果说,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美人版;那麽,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便是英雄版了 。看来,曹孟德不仅精通法家商韩之术,也很有儒家的文化底蕴呢,比“孙刘”要“风雅”多了~~~ 玄德也就只能对孔明说“如鱼得水”了 。
那麽这首“子衿”真的只是一首“相思”之诗吗?其背后又有什麽令人深思的内涵呢?
毛诗序上说:子衿,刺学校废也 。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毛诗对“子衿”注释,也是一头雾水,仔细一品味,才恍然大悟,不仅有“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感了 。
在西周时期,国家办“公学”设“学校”,吸纳年轻的贵族子弟入学“识文字”“读尚书”“学周礼”作用是在教化子民,培养君子栋梁 。至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执政者,或忽视教化,或自命难保,无心于教育,公学就荒废了,至孔子时期,私学兴起,孔子是大教育家“有教无类”办“私学”传播文化也是最成功的,以至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