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精髓——“无”和“反”,你怎么看?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我个人认为:无是存在 。是变化的基础表现 。无能生有 。由此而推断 。无本身具有物质性 。只是隐遁难见 。行踪难觅 。今哲学谓之“规律”之动力也 。无 。为道之变化的精髓 。现代哲学之“运动”之源泉 。也可称之为原动力 。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个人认为: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中 。在细小的物质成份都在这个“运动”的“”道”中 。
总结:世界是运动的 。也是变化的 。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你看不见的“无” 。再细小的物质成份 。都是在运动变化中的 。运动变化是永恒的 。即便是“”无”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的 。所以 。无和反是《道德经》的精髓之一 。
其他观点:
《道德经》中
\"道\"是“无\" 。\"德\"是\"有\" 。\"道\"与\"德\"同出而异名 。为什么这么说?
\"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规律 。这个规律无形无象 。看不见摸不着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感觉到道的运行规律呢?通过\"德\"来感受 。“德\"是天地万物的德性 。比如人有人的人性 。狗有狗的德性 。牛有有的德性 。名花草树木各有其特性 。总之天地万物各有其德性 。我们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可以了解到它们身后的轨道 。轨迹 。这个轨迹就是天地万物背后的\"道\" 。比如 。我们看到一个可以让人座的东西叫做登子 。能满足这个功能的抽象规律就是登子的“道\" 。而它的具体外表可以千变万化 。用石头做的叫石登子 。用木头做的叫木登子 。用草做的叫草墩子 。
道可以永恒存在 。德会随时消失 。比如 。你把一把木登子烧了 。木登子就消失了 。但造木登子的规律还在 。你只要懂得木登子的规律 。你就可以随时重新制造出新的木登子来 。
所以《道德经》第十四章说:\"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地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意思是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 。是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 。而有形的东西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规律 。
反者道之动 。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返复又一年 。月亮阴晴圆缺又一月 。昼夜更替一次为一日 。道就是这样循环返复地运行着 。
其他观点:
无 。不是真无 。是有的存在之始 。只不过 。看不到听不到模不到 。在表面上被称为无 。反 。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的统一的矛盾存在与转化 。如祸福 。△祸之福所伏 。福之祸所倚 。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之问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道德经》的精髓——“无”和“反”,你怎么看?】关于这方面的道理 。在人事上多有体现 。如阴符经里讲到的恩生害 。害生恩 。火藏于木 。火发必克 。奸藏于国 。奸发国溃;;有如兵法论述的绝逢生处 。置死地复生地 。以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所以 。为此 。也引发智者产生了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的认识和思想 。
可见 。老子提到的反字 。也就是返之意:所谓物极必反 。在事物对立转化过程中 。包含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像一壶水在加热的条件下 。从冷到沸的过程一样 。但是应知道 。在未全部到达沸点时 。从量变同时仍包涵局部的质变 。最后就是否定之否定 。从有声转入到无声 。倏然变成哗的一声沸了 。这就是局部质变数量增到一定量 。即度的时候 。就是到达了老子讲的那个反之义 。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