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恭敬敬地看叫什么 恭恭敬敬地看的词语( 六 )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职务,去陆口的时候路过吕蒙屯(tún)兵的地方 。当时鲁肃还是很轻视吕蒙的 。有人劝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 。”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 。酒到酣(hān)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 *** 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 。”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 ***。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思是,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 。兄长你看清楚这件事情也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去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
头悬梁,锥刺股【读音】tóuxuánliáng,zhuīcì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
【故事】出自《汉书》和《战国策·秦策一》 。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 。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xiāo)达旦 。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 。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 。一觉醒来,又懊悔(àohuǐ)不已 。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 。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yè)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 。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jí)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 。其他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 。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
苏秦是洛阳人 。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 。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 。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 。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tā)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 。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bó),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苏秦受了很大 *** ,决心争一口气 。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 。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工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yóushuì),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 。第二年(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 。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xiǎnhè)的人物 。
后人把孙敬的“头悬梁”和苏秦的“锥刺股”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成语,用来激励后人发愤读书 。也作“悬梁刺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