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清朝的“奴才”和“臣”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清朝的“奴才”可比“臣”精贵多了 。大臣的自称用错了 。甚至还会遭到皇帝的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清朝皇帝明确指出汉臣不应自称“奴才”
清朝什么人才能自称“奴才”
这里所说的自称指的是大臣对皇帝的自称 。不是普通人 。在普通人中 。家奴对家主自称奴才没什么可奇怪的 。也无所谓在旗不在旗 。但是 。清朝对皇帝自称“奴才”的大臣是有明确规定的 。只有在旗的大臣才能自称“奴才” 。不在旗的大臣不行 。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 。在旗不代表是满洲人 。只要在八旗编制内的人都算是在旗 。八旗内部分为满洲牛录、蒙古牛录、汉军牛录 。每旗下辖三种牛录不等 。换句话说 。清朝不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 。而是八旗下辖满洲、蒙古、汉军等多少不同的牛录 。当然 。除了满洲牛录、蒙古牛录和汉军牛录之外 。八旗下还有单独编成的包衣牛录 。这些包衣牛录下的人也同样算是在旗 。只不过 。这些人只能算“低等旗人” 。即所谓包衣 。但不管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还是八旗包衣 。都是在旗的 。都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出身八旗汉军的年羹尧可以自称“奴才”
清朝什么人才能自称“臣”
清朝不在旗的大臣只能对皇帝自称“臣” 。“奴才”二字是不能随便使用的 。因为清朝保留了浓厚的奴隶制残余 。虽然许多旗人已经出将入相 。但旗下人等相对于爱新觉罗家族的大小旗主们的身份依旧是“奴” 。只不过 。这个“奴”要比包衣的那个“奴”略微“高档”一些 。比如皇家选秀 。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女子都是经过户部组织的选秀 。入宫即是“主子” 。而上三旗包衣只能通过内务府组织的选秀入宫充当宫女 。这是包衣对皇家的义务!管你是大学士家的千金、还是将军督抚家的小姐 。被选中之后都必须入宫当宫女、伺候人 。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包衣宫女出身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除了早年间投降满洲人或者被俘、被编入八旗的汉人之外 。明王朝的汉人与满洲统治阶层之间并没有前面提到的这重“主奴”关系 。所以 。清朝入关之后 。虽然大量汉臣进入了朝堂 。但他们是不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的 。只能自称“臣” 。原因其实很简单 。清朝皇帝压根儿没拿汉臣当“自家人”!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被编入八旗的洪承畴 。他可以自称“奴才”
“奴才”与“臣”的区别
“奴才”二字看起来不好看、听起来难听 。但在清朝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 。自称“奴才” 。说明是皇帝家的“自家人” 。“臣”字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 。却隔着一层 。就像平时交往 。称呼别人“您” 。说明关系一般;称呼“你” 。代表关系比较近一些 。如果直接称呼“你个龟儿子” 。不用说 。百分百“老铁”!所以 。在清朝 。大臣自称“奴才”不仅不丢人 。而且还显得“高人一等” 。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挽狂澜于既倒的曾文正公也只能自称“臣”
汉臣如果自称“奴才” 。不仅会受到旗下大臣的嘲讽 。甚至皇帝也不乐意 。清朝皇帝看到汉臣自称“奴才” 。客气点儿地会“友情提醒”——你不该这么自称;不客气点儿地 。直接来训——“你丫不配!”甚至为了“迁就”汉臣 。清朝还规定 。在旗的大臣与不在旗的大臣并列署名时 。都自称“臣” 。换言之 。就算让在旗的大臣改称“臣” 。清朝的皇帝也不愿意让汉臣自称“奴才”!个中深意 。不言而喻……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文章插图
▲收复新疆的左文襄公也只能自称“臣”
清朝特殊的“臣”——宗室
虽然清朝在旗的大臣对皇帝都自称奴才 。但有一群人却除外 。他们就是皇帝家的同宗亲戚——宗室 。因为他们是爱新觉罗、是“主子” 。如果他们是“奴才” 。那他们的祖宗努尔哈赤算什么?“奴才的祖宗”吗?那清朝的皇帝们又算什么?所以 。清朝的宗室一般情况下是称“臣”的 。尤其是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 。他们本来就是所拥有牛录下旗人的主子 。又怎能与自家奴才一样自称“奴才”?这丢的不仅是宗室的脸 。更是皇帝的脸!所以 。一般情况下 。清朝的宗室是不自称“奴才”的 。至少白纸黑字的正式行文上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