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新经济,哪些城市潜力最大?


无论怎么创新 。实体还是弟一位的 。工农业产品是支持创新的基础 。。科技产品应助推实体经济 。这才能持久 。创办再多的金融 。物流也必须有产品才能支撑 。如果全国都搞金融 。物流 。没有物质财富也充没了他们的生命 。科技产品随着科技进步 。利润只能越来越低 。电视机手机等不在一个劲降价吗 。所以说哪个城市有发展不是看哪楼高人多 。而是看哪城市全面发展 。科技越发达 。挣巧钱就更难 。高楼大厦的城市能有金融物流 。小城镇照样有 。台湾诈骗团伙照样把你卡里的钱骗走 。所以说没有哪个城市占优 。
其他观点:
哪座城市最适合发展新经济?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看来 。成都是标准答案之一 。
成都是全国城市新经济发展新引擎
NBD:您认为未来在城市新经济发展上 。将呈现出什么趋势?
王高翔:我认为城市之间 。在新经济的竞争方面 。将主要集中在高端产业的争夺、高端人才的争夺上;在未来城市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上 。将呈现出强者愈强与弯道超车并存、创新动能要求城市功能快速变化、政府管理模式亟需变革三大趋势 。
NBD:在您看来 。哪些城市最适合发展新经济?
王高翔:我认为 。成都是最适合发展新经济的城市之一 。具有发展城市新经济的区位条件、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 。
根据赛迪城市经济竞争力百强榜来看 。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名 。新经济竞争力得分超过杭州、武汉、天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 。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 。成都以其优异的产业基础、领先的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 。成都将成为未来全国城市新经济发展的中心、策源地和新引擎 。
NBD:您认为成都在发展新经济上 。有何优势?
王高翔:可以说 。通过对自身硬件资源禀赋条件的有效挖掘和联动激活 。加上一系列完善的政策塑造软环境是成都发展新经济的独特优势 。
具体而言 。首先 。成都因其优异的地理、资金、产业基础和商业环境等优势 。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禀赋优势 。其次 。近年来成都以天府新区、高新区等为抓手 。大力融入到“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在新产业培育、大项目引进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再次 。以“成都产业新政50条”为核心的产业政策 。有效推动成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
NBD:11月9日 。成都召开了新经济发展大会 。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您认为新经济应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王高翔:新经济不该与实体经济割裂开 。新经济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本身就是以面向实体经济、优化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为目的 。
作为具有“微行为、众力量”的经济形态 。新经济以所有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为目的 。将个体的“微行为”汇聚成群体的“众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新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同时 。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单侧发力 。更强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发力 。将新经济内涵贯穿在产业链的“研发创造、生产供给到消费应用”的全流程中 。由新经济打通生产消费链条 。能够激活实体经济 。为城市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
流量为成都带来发展新机遇
NBD:成都在新经济发展大会中提出新经济发展的“五新”基本路径 。即以新技术为驱动 。新组织为主体 。新产业为支撑 。新业态为引擎 。新模式为突破 。共同构建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 。您认为这一路径应如何实现?
王高翔:成都以“五新”作为新经济发展路径 。是符合现阶段发展城市新经济要求的 。具有较高可行性 。
成都在新技术驱动方面 。应围绕创新创造及本地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新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同时 。为适应新经济网络化、柔性化和集群化的发展特点 。成都也应该多方发力 。以构建新型产业组织为目标 。积极推进产业联盟、产业协会、加速孵化网络等一系列产业组织 。以最大限度推进新经济发展 。
在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方面 。应加快对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业态的招引力度 。在招引大项目的同时也可围绕新经济的热点领域和前沿领域 。谋划吸引“小而美”、“小而精”的科技型创新项目入驻成都;在新经济模式创新和引导方面 。也应该积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突破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限制 。通过多措并举、多个角度共同发力 。最终实现城市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