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河谷的天、地、人( 二 )


△不同类型的多石土质(图源:INTER RHONE)
这3类风土上 , 石块大小不一 , 既有鹌鹑蛋大小的碎石 , 也有小孩脑袋那么大的鹅卵石 。另外 , 由于所含矿物质不同 , 石块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 , 从乳白色、淡褐色到深红色不等 。
△多石土质(图源:本文作者)
葡萄园中的石头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 为葡萄树提供稳定的水分供应 。另外 , 石头在白天吸收并存储太阳光热量 , 到了夜晚 , 又将这些热量释放给葡萄植株 , 提高葡萄的成熟度和风味集中度 。因此 , 这类“硬汉”土壤倾向于酿造出同样“硬汉”风格的葡萄酒 , 口感强劲、极具陈年潜力 。
△多石土质易出产风味浓郁的葡萄(图源:本文作者)
第二类是“软妹子” , 包括黄土和沙土 。这2种土壤质地松软 , 排水性好 , 一般来说会更适合酿造清爽的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以及淡雅的红葡萄酒 。
△黄土地块的歌海娜(图源:本文作者)
△沙土地块的歌海娜(图源:本文作者)
虽然将罗纳河谷推到聚光灯下的是红葡萄酒 , 但这里的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同样优秀 , 饱满丰富的风味和不可多得的新鲜感合二为一 。这种平衡使罗纳河谷的葡萄酒能够与食物完美搭配 。浓郁厚重的红葡萄酒是酱牛肉、红烧排骨的不二之选 , 而清新爽口的白葡萄酒则可搭配白切鸡、清蒸鲈鱼;果香诱人的桃红葡萄酒配三鲜饺子、油焖大虾更是绝味 。餐桌上的每道菜 , 罗纳河谷都有一款适合的葡萄酒与之“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罗纳河谷的多样选择(图源:INTER RHONE)
人光有大自然的天官赐福肯定是不够的 , 只有一代代的罗纳酒农勤劳耕作 , 才将天地的钟灵毓秀酿成酒杯中的琼瑶玉浆 。
△罗纳河谷的采收季(图源:INTER RHONE)
罗纳河谷的传统是混酿 , 法定葡萄品种有惊人的20多种!
红葡萄品种里 , 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èdre)三足鼎立 , 占据了混酿的大半江山 。歌海娜带来了果味和温润感 。西拉和慕合怀特赋予葡萄酒复杂的香气、持久的色泽和适合陈年的结构 。除此之外 , 还有佳丽酿(Carignan)、神索(Cinsault)、古诺瓦兹(Counoise )、瓦卡瑞斯(Vaccarèse)、蜜思卡丹(Muscardin)、黑匹格普勒(Picpoul Noir)、黑特蕾(Terret Noir)、卡拉多克(Caladoc)、库斯通(Couston)等其他品种作为歌海娜混酿的强助攻 。
△歌海娜(图源:INTER RHONE)
白葡萄品种里 , 主要品种包括布布兰克(Bourboulenc)、克莱雷(Clairette)、白歌海娜(Grenache Blanc)、玛珊(Marsanne)、瑚珊(Roussanne)和维欧尼(Viognier) , 主要品种在混酿中的比例必须等于或大于80%;次要品种包括白匹格普勒(Piquepoul Blanc)和白玉霓(Ugni Blanc) , 在混酿中的比例不超过20% 。
△克莱雷(图源:INTER RHONE)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君臣佐使” , 即相辅相成的自然调和 。罗纳酿酒亦是如此 , 一个混酿配方就是一个温和相协的小宇宙 。罗纳河谷丘这20多个风格迥异的葡萄品种 , 通过组合来取长补短 , 达成品质的二次升华 , 让酒的颜色、香气和口感都能得到更好的协调 。
△图源:INTER RHONE
混酿的配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罗纳酿酒师在承继先辈传统的同时 , 不忘与时俱进 , 逐渐优化品种比例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拉地位的抬升 , 其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的微不足道增加到现在的20% 。混酿是一个靠时间积淀下来的技术 , 酒农们年复一年的品鉴、调整才能觅得完美平衡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混酿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 , 上升为魔法的艺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