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的经历作文 杨澜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五 )


当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采访人员的世界、电视媒体人的世界 。这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杨澜个人的成长历程;另外一条线索是电视传媒界的兴衰与发展历程 。两条线索交织着,按照时间顺序正叙 。作为一代中国最著名的采访人员型主持人,我看到杨澜的奋斗与坚持,也看到很多电视传媒人、世界知名主持人对这个领域发表的观点与思想 。它不是一本深刻而严肃的教课书,相反里面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与一些看似琐碎实则折射出人性的细节,它由种种真实的故事串联而成,让一个行外人了解到了一个优秀电视传媒人的眼界及思想 。读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启示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印象很深的书中一句标题是:“世有疑惑,必须发问”
这是书的序言标题 。杨澜讲述了她求学时的经历,在美国上大学,她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就是之前在国内教育体制下,让中国的学生们几乎不善于提问校而这也是让我感同身受的 。我们在上课时,提问方似乎永远是老师而非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只是接受知识,再把这些知识反馈给老师 。思考-发问-思考,却是探索的过程 。提问,代表着一种思考的积极性与讨论的参与度,它标志着从被动接受的过程向积极探索的过程的转变 。
第二,如果想要进行跨文化对话,那么掌握一门母语以外的语言,是绝对必要的 。
这个的重要性自不必言说,掌握一种语言,就为我们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杨澜英文专业的背景也为她后来的发展与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第三,掌握某一些学科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
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主动选修了社会学专业 。杨澜的书中也说过,提问并非来自于无知,相反只有知道得越多,才能提出更多越有价值的问题 。杨澜表明了她的看法,如今的新闻时代,早已超越了仅仅是问who,when,where,what,why就能写出一篇好报道 。现在,即把一个孤立的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社会背景的坐标上,给受众一个理解和思考的框架 。而这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 。能写出优质的文章,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与广阔的思考,要么是政治与经济领域,要么是人文科学领域,要么是自然科学领域 。
第四,无论是不是采访人员,最重要的都是好奇与坚持 。
“真相从不简单纯粹”,CBS主播丹·拉瑟曾对杨澜如是说 。20xx年获得普利策奖的艾美·高斯坦说:“成为好采访人员的两个特征是好奇与坚持 。”不仅仅是采访人员,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好奇心引领着人们一步步接近真相,好奇带来思考,思考引起发问,发问得到答案,然后再质疑,再发问校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探索与深入地了解,只有好奇心,那种迫切的想要了解、想要知道的热情能带领我们 。坚持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相与探索真理的过程从不如人们所希翼的那般一帆风顺 。
道理说出来的时候往往总是很简单,看似是常识一般,而我们却总善于遗忘 。采访人员是以提问为生的人,但提问与思考,对于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向别人发问,而是向我们自己,我们的整个生活发问校不仅仅是“让我问问你”,也可以说“让我问问自己” 。
从书中我发现光环的背后是近乎吹毛求疵般地追求卓越,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求最佳的动态平衡 。在央视《正大综艺》工作三年后,在大家看来春风得意的时候,毅然决定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习国际事务专业 。这种勇气与魄力,非一般的女人能比 。通过哥大学习,培养了她国际化的观察视野,更加专业的新闻素养,更加纯正地道的英语,建立了国际化的人脉关系,开始了她幸福的婚姻生活,在事业上给她诸多支持的老公——吴征 。记得曾经看过一期采访吴征的电视节目,谈到他们夫妻二人创业初期,杨澜对于电视节目的那种纯粹,甚至有些单纯的执着,吴征都默默地支持着 。当杨澜创建的阳光卫视最后出现财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吴征为了给妻子一个电视梦,通过自己娴熟的资本运作方式,最终让杨澜的梦想没有破灭 。读到这里,我从心底佩服这个外表看起来有点胖、有点憨的男人 。正如书中所说,判断一份感情品质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