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二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益州派则是益州本土土生土长的士族豪强 。这部分政治势力处于受打压的状态 。
而荆州派是蜀汉政治统治的骨干力量 。是保证政权稳定的基石 。因为刘备政权在益州建立起来 。就是外来政权 。必须依靠外来势力维持统治 。否则政权会不稳定 。这是蜀汉的国策 。更改不了 。诸葛亮也不例外 。而蒋琬和费祎作为荆州派的杰出代表 。被诸葛亮选为接班人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2、才能
蒋琬和费祎的才能是经过诸葛亮确认过的 。这个就不用怀疑了 。尤其是他们处理政事的水平 。蒋琬的气量很大 。能够宽容待人 。老成持重 。而费祎则是居中调停 。沉着冷静 。处事公平 。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同列蜀汉四相 。
3、忠心及道德品质
蒋琬和费祎同时对蜀汉忠心耿耿 。这从他们日后执政也能看出 。并且在道德品质上 。也是公认的高尚 。而杨仪之所以没有被诸葛亮选为接班人 。并不是他的出身不行 。也不是他的才能不行 。而是杨仪的道德品质不行 。杨仪的才能不输蒋琬、费祎 。但是道德品质则差远了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诸葛亮去世后 。为什么大军是杨仪率领?
很简单 。杨仪是当时诸葛亮丞相府的长史 。相当于诸葛亮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是诸葛亮手下最有才能 。官职最高的文官 。诸葛亮死后的命令是:率领大军撤退回到成都 。理应就应该由杨仪率领大军撤退回成都 。
当时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不在五丈原军中 。而在成都 。当然不能领导军队回撤 。而费祎、姜维等人资历太浅 。又是军中的武官 。魏延是不听从命令的 。其它人也没什么人了 。只好让杨仪负责领导军队撤退回成都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诸葛亮的遗命仅仅是让杨仪率领军队回到成都 。并不是给杨仪兵权 。况且回到成都后 。杨仪就被封了一个虚职--中军师 。没有部属 。没有实际的职权 。差不多就是参谋一样的官职 。这相当于就是弃用杨仪了 。并没有重用杨仪 。
没有重用杨仪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杨仪的性格问题和道德问题 。杨仪这个人不能顾全大局 。性格狭隘 。睚眦必报 。杨仪不仅不是接班人 。也没有重用他 。相对于杨仪而言 。姜维虽然没有作为接班人 。但是却重用了姜维 。比杨仪强多了 。
其他观点:
【诸葛亮 。死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多智近乎妖!!!】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 。这里的军权其实指的是在诸葛亮死后 。退兵的权力 。
然而在诸葛亮将死之际 。这个权力在很大意义上就等于整个蜀国权力的交接 。
我们看一下 。当时诸葛亮在整个蜀国可以选择的(权力)继承人有:李严 。姜维 。费祎、杨 。蒋琬 。魏延 。(皇帝太小了 。不考虑 。)
当然通过史料 。我们可以知道 。诸葛亮原定继承人其实是蒋琬 。我们这里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他要把军权交给杨仪 。而不是姜维或者别人 。
我们先说李严 。李严 。东州派 。刘备指定的顾命大臣 。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此时已经被贬为庶民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诸葛亮病发突然 。他不在军中 。军权是绝对交不到他手上 。)并且史实证明 。就算他在军中 。诸葛亮也不可能启用他 。
有史料记载:
“十二年 。平闻亮卒 。发病死 。平常冀亮当自补复 。策后人不能 。顾激愤也 。”
这里的李严即李平 。按照习惯还是称为李严 。上面这句话 。意思是: 李严平常寄希望于诸葛亮能够再度起用自己 。断定他的继任者做不到 。
从这条记载 。我们可以推断出诸葛亮指定蒋琬接班 。类似于后世的秘密建储制度 。没有公开 。除了当事人没有其他人知情 。
不然的话 。李严要是知道由资历不如自己的蒋琬接班 。他早就 愤愤不平 。甚至在诸葛亮死前就铤而走险了。
诸葛亮在逝世前 。对于等待东山再起的李严不 置一词 。加上不动声色的秘密指定继承人 。. 实际上己经宣判了李严的死刑 。
以诸葛亮对李严脾性的了解 。这一手“安乐死\"看起来是有意为之 。
下面我们再来说魏、杨二人 。魏延 。元从派 。军方首席 。此时位于前线 。杨仪 。荆州派 。幕府首席 。此时位于前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