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三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他们两人素有不和 。
这一次退兵托付 。不异于权力交接 。交给文宫而不是桀骜不驯的大将 。是最稳妥的做法 。
退一步进 。假如托付给魏延 。以魏延糟糕的人际关系和粗浅的胸襟城府 。即使他平安回到成都也势必将朝堂推入动乱中 。还有很大的可能会谋反 。
文武不和在历史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关健还有他与汉中诸将的关系也很微妙 。虽然没有与杨仪的那种剧烈冲突 。
但看史实中王平、马岱的表现 。还有吴懿、 姜维等人晋封县侯的非常跃升 。可以判断诸将在选边的时候也不会和他站一起 。
如果排除武将 。只选文官 。那么 。指定的领军者就有讲究了:蒋琬 。李严在成都 。不在前线 。排除;费祎、姜维(文武双全 。也可算文官)的资历地位不足 。排除 。
只有杨仪 。随行军中,既是幕府首席 。资历地位也足够 。又绝不会与魏延妥协 。将是斗争时最死硬的主心骨 。
前面我们说到了 。诸葛亮的继承人其实是蒋琬 。诸葛亮他对魏延和杨仪两人只是用其才而已 。
然而仓促之际 。敌我矛盾为先 。人民内部矛后 为后 。两害相权取其轻 。作为临时救场风员 杨仪显然更为合适 。
杨仪、魏延品行有亏 。但是诸葛亮这样的政治家又岂会简单的把人 。分作好人坏人?
法正睚眦必报、孟达叛降敌国、李严鳞甲难近 。诸葛亮都能容忍、合作和安抚 。而且诸葛亮甚至 。还为了魏延 。责备处罚 。官在其上的元从派刘琰 。可见一斑 。
要只因为平行有亏 。诸葛亮不用魏延、杨仪?那就太小觑了诸葛亮的胸襟之阁和城府之深 。
杨仪和魏延两个人 。其实都是功高难制的人 。也只有诸葛亮在世 。才能压制住他们 。在诸葛亮心里 。他们已经都被判了死刑 。选择杨仪也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
要清理功高难制的杨、魏二人 。正史所描绘的正是最优路径:先团结所有人干掉魏延 。至于杨仪 。脱离军权回到成都就没有了威胁 。而蒋琬远在成都 。军权只得归了杨仪 。
蒋、费可以智取杨仪 。而难以力敌魏延 。
罢!罢!罢!只能是杨仪了 。
从结果来看 。蜀国虽有动荡 。还是承受的起的:蒋琬顺利接班 。汉中诸将都保留下来;魏延招致成都朝廷和汉中诸将的围剿 。杨仪脱离军权后被冷置 。
军方、幕府的两位首席在诸葛亮之死后 。迅速失意离世 。蜀国的进取能力大减 。这也部分促成蜀国转变战略 。由进攻改为防守 。
蒋琬 。费祎接班 。更是明确表态咱们都不如诸葛丞相 。保境安民就好 。而他屡屡实行“破坏制度”实行大赦 。也从侧面反映蜀国国力己经到了极致 。不得不矫枉过正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总结来说 。诸葛亮将退军重任交给杨仪 。是深
谋远虑的安排 。而最终蒋琬能够顺利接班 。也
并非无心插柳的结果 。
诸葛亮明明培养姜维做为接班人,为什么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