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可以完全代替“去哪儿”和“携程”吗?


刚过去这个中秋假期 。据从酒店行业从业人员处了解到 。飞猪酒店订单时常寥寥无几 。状况令人担忧 。
人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但历史也有背靠诸葛孔明而难有建树的刘禅 。飞猪旅行作为阿里系旗下品牌 。享有阿里庞大的用户群、完备的信用体系等优势 。但近年来飞猪发展难以令人满意 。市场唱空之声此起彼伏 。
三国开篇 。论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而逐鹿三年的在线旅游市场亦是如此 。携程于2015年并购去哪儿以及同城艺龙 。意味着旅游出行市场第一轮厮杀结束 。格局暂定 。在线旅游市场已经从蓝海市场变为红海市场 。市场份额攻防战难度升级 。
而同年 。美团新加入战局 。直至2016年10月28日 。阿里旅游更名飞猪 。飞猪才正式进场 。虽飞猪此前已参与此番战局 。但此时看来 。为时已晚 。大市场大格局在被携程系抢占一番的同时 。又有新入场的美团 。轻车熟路 。
飞猪从零开始 。谈何容易?如何抢占已被攻略的市场?成本、难度皆有上升 。作为后发者 。具有后发优势的同时 。也有劣势 。两者兼具 。后发可以复盘此前市场参与者的经验 。参照先行者 。少走弯路 。但同时 。市场份额已有归属 。也增加了攻略成本 。加大了攻略难度 。
飞猪 。属电商出身的阿里系 。其线下市场 。线下业务天然不为强势板块 。更加剧了飞猪攻城略地难度 。在线旅游代理板块 。不同于传统电商 。它关键在于同线下商铺的合作以及协调线下商铺与用户的关系 。而飞猪的水土不服 。也使近些年面市以来处于小步子试水的状态 。相较于市场老将携程系及类似业务板块的美团 。电商出身的阿里在这一方面欠缺太多经验 。
不熟悉线下实体业务的飞猪屡屡碰壁 。中秋节前 。人民网公布八月份OTA(在线旅游代理)的投诉情况 。前三名分别为去哪儿54.5% 。飞猪13.1% 。以及携程9.7% 。而除了“常年”占据榜首的去哪儿以外 。飞猪也是该榜单前三名的常客 。这发生在“阿里系”企业中 。甚至让许多用户觉得难以接受 。
在用户投诉中 。飞猪客服常常被指责“不作为” 。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中市场出现不予退票不予改签等情形 。并屡遭投诉 。据笔者从采访酒店从业人员了解到 。飞猪今年订单极少 。今年八月份仅有五六单预订订单 。而这类现象在许多酒店宾馆都是常态 。
据而且较于携程系以及美团显得较为“佛性”:飞猪几乎不组织商家店铺活动 。美团、携程系商家活动不断 。为商家招揽了许多顾客 。丰富了自身的盈利 。而飞猪则活动非常少 。几乎难以招揽顾客 。这也使飞猪难以抢占市场 。
该人士称 。就出行酒店预订一块 。飞猪八月份至中秋节结束 。仅仅提供了有限的五六单预订情况 。大多数订单来源于美团及携程 。据Trustdata发布的《2018年Q2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可以看到 。美团占市场份额49.8% 。而携程系占41.8% 。而飞猪仅占5.4% 。
阿里系的飞猪虽提出了许多构想 。并逐渐将其实现 。如信用住、支持淘里程的累计和抵现使用等 。但忽略的同商家洽谈合作 。导致住客、购票用户等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多少有些眼高手低 。导致了投诉不断 。住店 。购票最基本需求都未完全做好 。谋求其他发展多少有些没学会走路就学跑步的滑稽之感 。
在携程系打扫战场 。合纵连横之时 。美团开始入住酒店等在线旅游代理业务 。美团从事酒店预订等业务具备天然优势 。其一 。相似的行业模式 。酒店预订、票务购买等在线旅游代理业务同美团起家的外卖业务有些相似之处 。都需要同商家协作关系 。并且酒店预订业务同其外卖业务能够实现商业闭环 。互相引流 。
而美团擅长于此类模式 。在美团酒店预订业务一块 。采用外卖业务中的“套路” 。通过大量的活动 。吸引用户 。而依托美团 。以及其天然的商业生态圈 。美团后发先至 。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
微信生态中 。小程序成商业变现一大风口 。商家通过微信小程序 。实现“新零售” 。降低了用户的获取门槛 。商家掌握用户数据信息 。分析用户 。精准营销 。这些功能都使微信小程序风头正盛 。一时无二 。
而后不久 。支付宝宣布推出支付宝小程序 。吸引各大商家入驻 。携程入驻支付宝小程序 。一方面使自身的销售渠道得到扩展 。另一方面 。可以借用支付宝流量 。起到高频为低频引流 。简而言之 。在支付宝生态圈中 。身为阿里系的飞猪 。天然的流量优势已经不如从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