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阳逻628事件 628事件( 三 )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凌看来,“挫折经历可能是早先的,也可能是近期的;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泛化的;可能是实际经历,但更重要的可能是个人释义和个人体验 。比如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的大学毕业后在多地就业不顺心,就认为自己生活无着,事实上很多跟他有同样经历、甚至更加艰难的人都在努力坚持 。”
当个案遭遇谣言,更需理性的“声援”
“没想到上海会发生这样的案件”——这是许多市民和网友对这起案件的第一反映:上海还安全吗?
“当然不必恐慌 。”陈和华强调:变态人格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极少,人格变态也不是绝对导致犯罪,更不是绝对导致杀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犯罪不是模仿的结果 。”他也认为,就本案而言,嫌疑人尾随学生至其落单后,在离校门口130米左右行凶,其实是因顾忌校门口有保安护校不敢动手,有意避开校园安防,作案后迅速被护校保安和群众合力制服,“从另一角度讲,一个社会即使将所有的财政收入都用于安全投入,也不可能确保每一个个体的安全 。”
在李凌看来,当下网络技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但也会让所有人更加快速、直接、毫无过滤和差别地暴露于任何信息,产生“曝光效应”,各种转发更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让人们对事件的普遍性、严重性、恶劣性都有扩大化的错觉,也因此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唤起 。而巨大的焦虑、恐慌、愤怒、悲伤等情绪之下,人们又更容易出现极端化、非理性思维和言行 。相互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李凌认为,因为人们经验、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的信息,其实选择性
而近年来,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发生后,谣言渐成“标配”,这些不实的“原因”“细节”往往成为影响市民安全感的关键原因之一 。6月30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公布消息称依法查处8名编造、散布与“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谣言的涉案人 。
例如此次案件中最早流传的“嫌疑人子女被劝退,赞助费未归还实施报复”,始作俑者是26岁的房产中介吴某某 。他坦诚自己长期通过个人
在李凌看来,终结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比如引起
痛过之后,我们该怎么做?
案件发生之后,很多人都在反思:哪些环节做得更好一些,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加大巡逻警力,重点区域内进一步增加武装驻守,提高见警率以提升震慑力——这是被许多人提到的最直接的措施 。事实上上海由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武装应急处突和群防群治力量守护工作构成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和“视频+实兵”巡逻机制已实行多年,其时效性也已被证明 。
但在许多专家看来,单纯依靠增加警力投放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李凌认为,恶性事件发生后人们寄希望于来自警方的庇护,表达了对警方的信任和期待,不过:“处处布警的确对不法分子有威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而且整个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中警力也不可能实现无缝衔接 。如何达成平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陈和华也认为,这类犯罪不同于恐怖主义犯罪,也不同于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事先鉴别式的防范处置殊为不易 。他建议解决之道要“近有预警系统,远要消除犯罪土壤”:“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协同努力,而且非一日之功 。”
李凌认为,这样的不幸案件发生之后,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开始做许多事情:“首先是关照案件、事故中人以及其他人的权利 。比如停止传播现场图片、视频,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可能间接受创伤者的保护 。还有就是不轻易信谣传谣,尽管悲悯之心殷切,但面对不确定的信息也要三思而行,避免感情用事 。当然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