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实名登记和实名认证的区别,中国移动实名登记变更( 二 )


【中国移动实名登记和实名认证的区别,中国移动实名登记变更】而人脸识别就自然而然成为解决问题的直接 ***  , 此前的应用就有注册成年人账号时需人脸识别 , 但这招仍未解决孩子玩父母手机的问题 , 这次的“零点巡航”的夜间临时抽查识别就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场景 , 只要识别技术不出大BUG , 这一定会是“防沉迷”的重要一步 。
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 , “零点巡航”毕竟是针对实名验证为成年人的人群进行筛查 , 这就意味着真正被拉下水频繁识别的必然还是普通的成人用户 , 这就出现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 对习惯在夜间玩游戏的玩家来说 , 用户体验必然会大幅下降 。比如你是一个半夜修仙的自由工
第二个问题是 , 类似零点巡航这种系统是否应该由政府作为第三方统一数据 , 否则鹅厂家让孩子刷脸孩子换猪场家的游戏玩 , 这件事就还是大厂孤立行为 , 未成年人晚上该玩游戏还不是继续玩?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 , 人脸数据信息滥用的危险和隐私权利的范围 。不少微博网友就在新闻底下评论“长大了通宵玩个游戏你还要扫脸”、“凭什么被腾讯扫脸”、“自己的熊孩子管不过来 , 让所有人一起刷脸”等不满意见 。不过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 , 大众对互联网大厂进行个人信息采集的认知逐渐抵触 , “滴滴”的事情又正在风口浪尖上 , “零点巡航”敢于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推出 , 相信在信息安全上是有自信的 。至于成人玩家群体的隐私和用户体验 , 恐怕只能归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被舍弃的那一方了 。
但如果这种做法扩大化 , 恐怕还会产生新的隐忧 。
游戏之外如何防沉迷?要谨防“人脸识别”被滥用说起游戏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 , 国内外存在明显区别 。分级制度是国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的主要手段 , 北美地区ESRB标准、日本CERO标准为代表行业协会组织对游戏内容进行审核 , 推出不同年龄对应的内容分级 , 意图达成政府、成人玩家、家长、未成年人之间各取所需的“和平协议” 。
而在2019年 , 人民网“游戏适龄提示”平台也上线了 。“游戏适龄提示”建立在合法出版物标准之上 , 将游戏适龄范围划分为“18岁以上(18+)”“16岁以上(16+)”“12岁以上(12+)”“6岁以上(6+)”四级 。但“游戏适龄提示”与分级制度有着巨大的区别 , 因为进入适龄提示划分的游戏项目 , 都是建立在合法出版物标准之上的 , 也就是作品本身在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内容审核的基础之上 , 对已经通过审核、能够正常发行的游戏进行二次分类 。
但本质上来说 , 无论是国外的分级制度 , 还是国内的反沉迷系统和适龄提示 , 都源于游戏内容与社会责任问题之间的矛盾——厂商利益、艺术表达、大众接受度、社会道德规范、儿童健康……
国内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显然是更“大家长”的做法 , 从政府监管到厂家推出的种种措施 , 本质上是在代替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管制 , 这与很大程度上源自厂商和家长之间博弈的国外内容分级制度有所不同 。
在国内 , 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大厂均推出了自己的家长保护措施: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完美世界家长监护工程、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等 , 如今又推出“零点巡航”这样堪称一把到位的人脸识别功能 , 基本上把作为厂商能做的事都做了 , 为此还不得不牺牲了成人玩家的体验——在一个本质上是政府监管、行业自控、家长三方合力管控的事情上 , 政府和行业都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 , 那么毁孩子的是游戏还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恐怕就不那么好甩锅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