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的诗意 浣溪沙的诗意解释苏轼( 三 )



参考资料:......>>
苏轼的浣溪沙意思
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泡进了小溪水中,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补充: 浣溪沙2-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品评】本篇写的是作者 “ 谢雨 ” 途中的感受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 “ 谢雨道上 ”,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 籁籁 ” 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 “ 牛衣 ” 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 酒困路长惟欲睡 ” 是对上片的补充 。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 日高人渴 ” 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 。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 。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补充: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 。例如 “ 簌簌 ”,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 “ 句法倒装 ”,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 “ 枣花 ” 落在 “ 衣巾 ” 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 。正因这两字放在 “ 句首 ”,才说明作者是从 “ 簌簌 ” 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 。此外,“落”、“响”、“漫”、“敲” 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 。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 。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 。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 。“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衣巾”,是衣服和头巾 。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 。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 。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 。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 。“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 。村子里从南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