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教案全国一等奖( 二 )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
【注释】冯著:韦应物友人,他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 。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 。灞陵:即霸上 。在今西安市东 。冥冥:悄然 。飏飏: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 。
l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语言生动活泼,又真挚感人 。
B. 首联真切地写出了冯著从长安东边赶来,一路风尘,身上还带着灞陵雨水的情景 。
C. 颔联中,表面上写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 。其实寓意冯著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
D. 尾联写作者感叹,相逢的时候正是春天,你鬓发又生出不少,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大有可为 。
解析:A项,“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错误 。这首诗有叙事与抒情,但没有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
鹭 鸶(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鹭 鸶(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
l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以雪、青玉为喻,突出了鹭鸶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静”来刻画鹭鸶的安静情态 。
B.两首诗都以鹭鸶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 。杜诗中的鹭鸶嘴青毛白,矫健敏捷;郑诗中的鹭鸶娴静从容,自由自在 。
C.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鸶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 。
D.两首诗的意境不同,但热爱生活的情趣相近 。杜诗描绘的是鹭鸶捕鱼图,充满生趣;郑诗描绘的是鹭鸶休憩图,娴静自在 。
解析:选C 。“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错 。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同,都是由近及远,郑诗先把镜头聚焦于静立于池塘的鹭鸶,然后转向远处自由飞翔的鹭鸶群体 。
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野 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
l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
解析:选B 。“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 。“屈穷”并不仅仅指生活贫穷,更偏重仕途失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
对 雪①(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l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