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教案全国一等奖( 四 )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
也拟哭途穷②,死灰吹不起 。
【注】 ①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贬地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 。②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地哭起来 。这里隐言拟学阮籍穷途之哭 。
l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蒙蒙烟雨中飘摇抖动的画面 。萧索凄凉之态既是诗境,更是诗人的心境 。
B.“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
C.诗人居于黄州,没有公务缠身,生活悠闲自得,竟不知年月几何,看到“乌衔纸”才恍悟当前正是寒食节令 。
D.“君门”两句写到诗人既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又不能退居故里,孝守先人坟墓,可谓希望全无,为下文直抒胸臆奠定了感情基调 。
解析:C .生活悠闲自得,错 。
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
睡觉②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②睡觉:睡醒 。
l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
解析:选C“以动衬静”错 。“清笳乱起”表现边关敌情,“铁骑无声”,表现军队严整,没有主次构不成衬托 。
溪 亭(林景熙)①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注】①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
l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飞 。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感慨至深 。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
D.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
解析: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说法错误 。没有运用比兴手法 。
南柯子·忆旧(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l 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先远写“青山”,后近写“退潮后的沙滩”,远近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
B.词的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景物 。
C.“啼鸟怨年华”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愁怨 。
D.“荷花”在词中有特指,表层是问荷花,实际暗示词人情操的高洁 。
解析:B. 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景物说法错误 。没有虚实相生的手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