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世价值观??什么是普世价值?它的实质是什么( 二 )


《易经》揭示天道、地道、人道,处处充溢着“和谐”之理 。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不断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自然融通,刚柔相济,上下相应,展现了大自然动态统一及和谐有序性 。和谐处处可见,都在《易经》系统和谐的哲学里 。
《易经》的“和谐”之道是科学与哲学的完美统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开放演化作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 。阴阳变易,整体和谐,且着重于全息的、整体的,人-社会-自然之间(天人合一)的和谐 。它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化生万物 。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繁盛不衰,终能一统者 。我以为,它的奥妙在于“和谐”是中华文化价值核心 。
《易经》的和谐辩证理念开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智慧的钥匙 。中华“和谐”文化价值观绵延几千年,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与“和”字相连的词汇不胜枚举,如:和谐、和平、和睦、和美、和善、和气、和悦、和乐、和顺、和好、和畅、和蔼、和缓、和解、平和、温和、祥和、和为贵、协和万邦等等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和中国人的国民性,如果你是中国人,不管到天涯海角,生活在什么样国度,过什么日子,《易经》和谐辩证的哲学理念,追求心灵和谐、家庭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处事价值观和 *** 论,已深入炎黄子孙之血脉中,日用而不知 。因为他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文化 一种信仰,周行而不悖 。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讲“礼之用,和为贵”;在国家治理上“政通人和”、民族关系上讲“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各文明之间关系上讲“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家庭关系上讲“家和万事兴”;在商业上讲“和气生财”等等,影响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内政外交等,已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和谐”是形而上的哲学理念 。和谐是指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 *** 论 。它提供了一个系统认识和理解自然万物变化关系和发展趋势一种哲学 *** 和思维方式,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和谐也是一个很高的智慧、很高的思维模式 。涉及到哲学、思维、系统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伦理等众多方面 。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道法自然,和生万物,谐得自然,万物万象之根本也 。”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和最佳状态,最具有普世价值 。其内涵价值远远高出“自由、平等、博爱、公正、人权、民主法治”观 。是天下普遍适用的道理 。
因为,事物没有完美,事物都有“好和坏”两面,事物发展过程利弊共生,全盘否定或肯定都是不科学 。盲目追求民主,自由,人权、公平就可能造成国穷民富;公平和正义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制度,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就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希特勒也认为自己是正义;即使是民主、法制、人权、公平,因时因地也有差别的;高福利可能造成国民超前消费、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勤劳精神等,容易造成像希腊和欧债危机的经济低增长;自由市场经济可能造成贫富加剧而激化社会矛盾等等;由于权力是选民给的,为讨好满足选民需要和解决内部矛盾,容易造成民主是对内的文明,对外不文明,强权霸权对外扩张,影响世界的稳定 。种下战争、民族分裂、战乱冲突、金融核恐的祸根 。
民主法治、自由、公正、博爱、人权也没错,因为它是构成 “和谐”文明现代社会要素,是为“和谐”服务,也要靠“和谐”这个标尺来判定,是否激进,适当、适宜 。如在非发达国家,缺乏民主理念,强行输入,强制实行的“民主”制度不一定带来和谐,甚至导致了动荡、暴力冲突和甚至国家分裂 。就像在利比亚、阿富汗那样,付出的社会转型成本代价很高 。抛开“和谐”来谈“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不仅是空洞而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