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知识结构上的欠缺 。基础学科如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大学里学过一些,但学得比较少、比较浅,以后系统接触少,造成应对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捉襟见肘 。比如关于文学作品的知识,如文学的特性、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以至某种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如格律)等,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有欠缺,结果造成理解和欣赏上的问题和困难,比如普遍感到诗歌难解读就是一种表现 。还有文学读解理论,与文本解读密切相关,从传统的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陆宗达先生的例子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看来并不相关的话,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联成一个章节呢?陆宗达先生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找到了依据:“定公五年……孔子不仕 。退而修诗、书、礼、乐 。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原来这一章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的 。“学而时习之”是就“退而修诗、书、礼、乐”说的 。“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说的 。“朋”在这里是学生,黄灵庚教授也是这个结论,郑玄有注:“同师曰朋” 。“人不知而不愠”则是就孔子“不仕”说的,而“人不知”、“人知之”在《论语》里经常表示有没有人推荐做官的意思 。可见这三句话是有联系的,孔子正是通过这三句话来表明自己当时的境遇和心情的 。因为孔子一生的事业,最重要的是整理“六经”,即所谓“述而不作”,使古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这是他不可磨灭的功绩 。还有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这也是他对社会的重大贡献 。所以
另一个例子是黄灵庚教授说的,《桃花源记》中有句话:“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叹惋”在这里如何理解?“慨叹惋惜”对不对?讲“惋惜”显然讲不通,难道桃花源中的人惋惜自己与外人间隔,想出去?这与下文“不足与外人道也”矛盾,与
第三个原因是教师的写作经验的缺乏带来的解读问题 。解读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 。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 。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缺少写作经验,自身写作素养不高,是很难看出作品的堂奥的 。解读一个文本,必须把握住“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看不到作品的好处妙处,解读只能是泛泛而谈 。
举例来说 。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既与本文父爱的独特性有关,也与
再从表现形式来看,本文表现主旨的角度,蓄势、跌宕、 *** 、回叙等传达情感的手法,对人物语言的选择(言简意深)、
造成教师浅读误读的其他值得一提的原因还有,有的教师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强 。比如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文本切分开,找不到文本的“关节点”;有的能切分开却不能关联整合起来,几个部分是“散架”的;有的能把握住文本中
另外,教师花在文本阅读上的时间少,阅读文本时对言语形式的揣摩不够,也是造成问题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
二、案例分析
1、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相互依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林莉《小巷深处》)
要注意这段文字言语形式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我回来了”之后紧跟“我已经回来了”;“那条小巷”之后紧跟“那条深深的小巷”;三处连用“还记得”,能否并为一处?“我其实还记得”之后为什么不直接跟“来时泥泞的路”,而要停顿并重复“还记得”?“还有”为什么要重复两次?
推荐阅读
- 我想学网络销售该怎么学?
- 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共同点_巴西美国关系
- 宁波设备进口报关 旧设备进口报关手续
- 二战前美国第45步兵师为什么用纳粹标志作师标?
- 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一句是什么意思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前一句是啥
- 王序平面设计作品 王序设计作品介绍
- 三伏天后是什么节气啊
- spacex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 spacex 龙飞船
- 矿灯充电器怎么使用 矿灯充电器多少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