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法律知识讲座听后感

在近期参加的一场法律知识讲座中,我受益匪浅 。演讲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遵守法律 。这场讲座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我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在纸上的规定,而是一种可以保护每个人的工具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法律的广泛应用范围,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将会更加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法律这个有力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这次法律知识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法律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作者:袁菁(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检察院)
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律师在晒刘哲检察官的新书《司法观》,还发出了书里的目录 。
刘哲检察官
因为看过这位高产前辈的几本书,对他的司法观念和独立思考很是钦佩,于是便果断下单入手了 。
《司法观》的封面上有一些暗隐的词语:“司法平庸主义”、“壳成本”、“亲历”、“承受力”、“有序”等等,从这些词语中便大约能够看出本书所要阐述的内容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奋飞在序言中称:“刘哲将这本书命名为《司法观》,看起来简单,其实颇有深意,这是一个与人生观、价值观等量其观的概念,或者就说是司法官的价值观也不为过,也可以说它就是司法官的灵魂 。”
所以,说起司法者的观念,你可能会想到他说的“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但通读完全书后,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内容,特别是在第三章“境界”里,他的视角已经跳出了司法层面,而是以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上升到了人如何进步、如何发展这样永恒的主题 。
因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会说“刘哲的文字渗透着浓厚的法治意识 。这些意识超越了他的本职工作,超越了他所在的部门,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得失 。他的很多文字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
全书分为“观念”、“思维”、“境界”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从需要深入司法者骨髓的基础性观念出发,探究司法者应该秉持何种思维方式,分析如何将植根于司法者内心的司法观念贯彻执行到具体的司法行为当中,最终再次回到司法者本身,鼓励司法者拒绝平庸,从而寻求司法的终极价值,其实也是司法者个人的自身价值 。
在“观念”一章中,刘哲检察官阐述了司法者在司法实践中应不断回归法的本质、追根溯源,努力寻找法的精神 。他用生动的实例说明机械执法、累积效应对司法公信力的破坏,他证明程序原则、控审分离、审监抗的标准等以表明程序正义的独立性价值 。在法的走向中,他格外强调司法者的格局、视野和制度定力 。
宏大的概念与观点之下,他必定会落脚到具体的司法行为,从检察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卷宗里的照片为什么不能放大一点”、“自行补查的度”、 “捕诉报告一体化与思维一体化”、“审查报告的事实之网”等就是他在“思维”一章中的著述 。
以“拒绝司法平庸主义”开篇的“境界”一章,他对滑铁卢、中途岛、古腾堡、文艺复兴等重要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分析,继而提出独立判断的意义、荣誉感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等 。此外,他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写作经历,探讨我们要如何面对危机 。
就像刘哲检察官说的“司法观不是空中楼阁,是与司法制度相互塑造的关系 。它虽然没有制度规范的强制力但却可以直接诉诸内心,是司法者心中的道德律令 。”确实,从小处而言,司法者根植于内心的司法观决定着一件件案件的处理,而从大处说,这些司法观,无不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判断,继而影响着法治的走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