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科尔文名言 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

战地采访人员玛丽科尔文,年轻却勇敢 。她肩负着将战争的真相传递给世界的重责,毫不畏惧地踏入炮火纷飞的战场 。玛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写作才能,将战争的残酷与人类的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目睹战火中的生离死别,记录下无数个震撼人心的瞬间 。玛丽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声音的传递者,她的笔尖宛如刀刃,深深地刺痛着读者的内心 。她希望通过她所见所闻,唤起人们对战争的警醒和和平的渴望 。玛丽科尔文,一个勇敢而倔强的战地采访人员,她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英雄故事,将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传承给世世代代 。
【玛丽科尔文名言 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编者的话:今天的视觉栏目,介绍的是摄影师李亚楠拍摄的叙利亚 。经历了八年的战争,那里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座废墟,没有一座建筑有完整的玻璃窗,没有一座建筑没有弹孔,甚至没有一座建筑不带有炸毁塌方的痕迹 。
战后叙利亚:人去楼空的战争废墟
图、文 | 李亚楠
司机开著一辆灰色的丰田卡罗拉,沿着叙利亚42号公路从霍姆斯南部驶向东北方,经过一个检查站,被盘查一小时之久,终于放行 。这是战乱国家的常态 。车子突然拐上一条无名的临时道路,向西北直奔阿勒颇 。天色已黑,电线杆东倒西歪,被炸毁的空房屋散在路两旁,只有几个看守的士兵在路口抽着烟 。
车子进入狭窄的街巷,城市里没有灯光,一片死寂,周围是中世纪的石墙,弯弯曲曲的走向,让人分不清前路在何处 。我意识到自己进入了阿勒颇老城 。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来,迫不及待深入阿勒颇老城 。清晨的阳光给整个未苏醒的城市铺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 。战时未遭毁坏的喜来登酒店建立在一片古罗马遗迹之上,在刚刚恢复和平的阿勒颇,迫不及待地开始营业 。周围都是人去楼空的战争废墟 。
穿过东倒西歪的城市建筑,走过空旷无人的街道,来到始建于公元8世纪的阿勒颇倭玛亚 *** 寺 。围墙已被炸开口子,看得到倭玛亚 *** 寺内部 。被炸毁的屋顶散落下的石块被整整齐齐摆放在地上,等待在战后重建中使用 。阿勒颇是叙利亚政府战后重建的样板城市,倭玛亚 *** 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带有复苏的迹象 。然而放眼看看四周,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没有一座建筑有完整的玻璃窗,没有一座建筑没有弹孔,甚至没有一座建筑不带有炸毁塌方的痕迹,这才是真实的阿勒颇,一座空无一人的死城 。整个叙利亚逃出的几百万难民,很少有人还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

玛丽科尔文名言 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

文章插图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倭玛亚 *** 寺对面的Matbakh al Ajami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过去的商业街人去楼空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老城巴扎内被炮弹冲击波吹变形的卷帘门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老城为数不多未被炸毁的中世纪巴扎样貌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在老城废墟内卖鞋的阿勒颇人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阿勒颇亚美尼亚区正在复建的四十殉道士主教堂座 。
2019年3月,叙利亚阿勒颇 。穹顶被炸毁的Al Adeliah *** 寺 。
离开倭玛亚 *** 寺,踩着地上的瓦砾向南走,就是阿勒颇古老的大巴扎 。传统的 *** 巴扎是街道被带小天窗的石质穹顶覆盖着的,而原本在穹顶之下的街道已经被阳光照得通明,超过千年的石质穹顶坍塌在地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保留着中世纪般的样貌 。阿勒颇老城,是叙利亚引以为傲的世界文化遗产,过去游人如织、叫卖声铺满在古老的巴扎街巷内,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彻底沦为现代战争的废墟 。

推荐阅读